文化追求属于文化自觉的范畴,是一定主体对文化的普遍价值和崇高境界的追求,也即文化理想、文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树立一定的文化理想,设立特定的文化目标,并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通过奋斗和努力,期求理想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文化追求。文化追求是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一种执著的实践...
在龙岗与名家群体的频繁互动中,城区文化实力和文化自信也在这一过程中厚积。一座城区看似静默无言,实际以跑步前进的硬件建设、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营商环境,凝聚起对文化价值的深度认同和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人们在见识文化、体育、艺术、科学等多领域顶尖人才和名家风采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加自信地说出“...
综合来看,中华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即个体与宇宙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这种...
正因中国文化具有追求大一统的内驱力,故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历史,分裂的时间短,统一的时期长,终究是无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 其二,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 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区域文化融合的结果,其本身就体现了包容性。迄秦汉时期,“天下同归而殊途,致而百虑”,此特性愈彰显。从先秦时起中国文化固强调“华夷之辨...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致祝酒辞指出:“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和合”理念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和、合二字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中,蕴含了儒、道、墨、法各家的价值...
从先秦到晚清,各家学派从不同视域探讨天人关系问题,虽表达殊异、各有侧重,却殊途同归,呈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之道与终极追求。简单归纳就是万物一体的天人观以及对历史绵延和天下之人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中国文化所践履与追求的,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默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直至相通相融。...
首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这一理念认为,个人的修养是基础...
1、中国文化的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文化的存在。“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滋养,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所到之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正是因为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方面是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体现,也是他们对于社会、家庭、个人修养和道德的追求。修身是指通过学习和修养,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成为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例如,孔子强调“仁爱”、“忠诚”、“诚实”等美德,要求人们要注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对教育家的襟怀格局和使命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全球视野和博大胸襟,为广大教师继承中国知识分子优良传统,赓续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