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冶铜业的产生、以供特殊阶层使用的成组礼器的出现、具有防御性质的城的产生、象征王权性质的玉钺(斧)的使用等方面,认为龙山文化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社会阶段,即文明时代。作者还认为,后冈二期文化、陶寺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和石峡文化的年代,应与龙山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农业、手工业、饲养业的...
中国文明发展史最后形成于都邑时代,文明的真正产生以国家出现为标志。 中国最早的文明国家出现于中原地区,有以下几个人文自然因素所促成:(1)仰韶文化传统诸遗存构成中国史前文化体系发展最典型的一支主导力量;(2)仰韶文化丛体的形成,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的优越;(3)中国文明是粟作农业文化的产物,建立在农业经济基...
“书写才能传承,书法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情感。”黄德宽介绍,“博物馆依托文字文化研究传播方面的优势,以文字研究和书法艺术创作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书法公益培训班、全国书法精品大展等,以字传道,以文化人。”字里行间的文明密码,让更多人感受汉字魅力 “同学们...
中国的文明时代至迟应从后冈二期文化晚期开始,二里头遗址是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新的里程碑。考古发现说明中国文化是土生土长的。中原地区地处中心,发展农业的条件好,便于与四周进行文化交流,各种物资、财富、工艺和技术当是来自全国或另一些次一级中心。它的文化又在与四邻和自然斗争中受到刺激和锻炼,在一些英雄人物和较...
本文认为礼或礼制是作为礼乐文明之邦的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回顾了古今学者对礼之起源的研究。认为周礼主要源于夏商两代甚至更早的古礼。夏商之礼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礼仪,是人类的思想、宗教和文化观念的产物,“ 而不是从生产活动或交换行为中发源而来的...
在长江上游成都平原的古蜀文化中,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完成了体系化的过程,蕴藏着稻作农耕文化更丰富经典的密码——有专家认为,内层的十二道光芒可能代表12个月份或12个时辰;外圈的四只鸟,可能代表4个季节或4个方向,体现着先祖基于稻作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良渚文化在其最辉煌的阶段,突然从太湖流域消失,至今找不到一个可资证明是其后裔的承续文化。究其原因,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倾向于“水灾说”,认为良渚层面上的淤土情况、文化内涵及自然科学的介入,证明水灾非海侵,而是江河泛滥导致良渚文化的消亡。
〈研究論文〉『日本文化論』の研究 : 明治以前・明治・大正 《日本文化论》与时代的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往往会受到时代内在和外在状况的巨大影响.西洋化的时代潮流有时也影响《日本文化论》,回归日本传统的思想有时也影响《日本文... 藤田,昌志 被引量: 0发表: 2016年 「日本文化論」と靖国・教育 《日本文...
辽西地区古代文化与文明形成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和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分布于以老哈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500年。作者通过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商品贸易已经产生、商品交换已经出现、贫富之间的差异导致地位之间的差异、从事占卜的贞人等上层...
“人文草木”系列课程,将聚焦位于徐汇辖区的上海植物园,以海派盆景审美为话题,讲述“草木人间、盆里诗画”的盆景故事,带领市民听众走近盆景、学习栽种、感受历史、领略文化。 “2025年的徐汇文明夜课,新老课程授课老师均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和达人,每周2到3个晚间开课。用‘相约158·文明夜课’这盏灯,持续点亮市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