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三国时期的文则(于禁)是曹魏的一位名将,他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国演义文则是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与张辽、徐晃等合称为五子良将。早年攻吕布,破袁术,御张绣,拒袁绍、征刘备等,战功赫赫。后在樊城之战中因水灾向关羽投降,以俘虏身份辗转落入东吴手中,受尽屈辱。归魏后遭到曹丕嘲讽,于禁羞惭怨恨,终病发而亡,谥曰厉侯。于禁性格特点...
现在广大三国迷口中的晚节不保是《三国志》中曹老板口中的于禁不如庞德,外加先降关羽再被押解东吴,最后曹大少羞辱郁郁而终,以及当代影视小说几件事共同作用之下导致的。于禁传记是整个曹魏武将中最令小白感触的一段,每每想到于文则这个复杂的历史形象,总会身临其境,觉得无力、憋屈。替他惋惜,替曹老板无奈...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或智勇双全,或勇猛果敢,共同编织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其中,曹魏名将于禁,以其忠勇严明的形象,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生平简介 于禁,字文则,生于泰山郡钜平县(今山东泰安宁阳县磁窑镇西太平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早年随鲍...
【英雄传·三国·周昂】低调的三国名将!抢走孙坚地盘,射杀公孙瓒从弟,袁绍部将——周昂 2374 26 09:05 App 【英雄传·两晋·周顗】“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名言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历史悲剧?两晋人物—— 周顗 2356 50 02:06 App 【英雄传·三国·段巧笑】发明了女性化妆用的脂粉,一定程度推动...
于禁,字文则,泰山郡钜平县人,泰山郡钜平县即现在的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境内。他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他与张辽、徐晃、张郃、乐进被陈寿《三国志》誉为曹魏“五子良将”。 于禁最突出的战绩是:讨伐黄巾余党、于张绣叛乱中坚守营垒。于禁最初是破虏将军鲍信部下,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为了...
于禁字文则,泰山郡钜平人。黄巾军起义,鲍信召集徒众,于禁参加了他的队伍。等到曹操管辖兖州的时候,于禁同部下都去投顺,担任一名队长,为将军王朗的部下。王朗对于禁的才能感到很惊异,就推荐他,说他可以胜任大将军的职务。曹操召见了他,同他谈话,任命他为军中司马,派他带兵到徐州,攻打广威县,攻破了县城,曹操封他为...
于禁,字文则。三国时期曹魏的大将,后世将其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并称为“五子良将”。在曹操麾下战功赫赫、多立战功。官至左将军,假节钺。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2 评论 ñ赞 评论...
武将列传-于文则..今天带来的是五子良将之三-于文则。于禁在早期就跟随曹操一起战袁绍,讨吕布,曹操对其也非常器重,并且于禁治理的军队最为严谨守纪,在三国中经常被称赞。在樊城一役,于禁和庞德受命前往支援曹仁,但被关羽水淹七
三国演义丨最精彩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是四大名著之首。中国孩子必读名著。著名评... 710 271.91万 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