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一、数字推理基本规律 1、相邻数字之和: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两两相邻,则其和可能是一定的数,如1+2+3+4+5=15; 2、相邻两数之积: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两两相邻,则其积可能是一定的数,如1×2×3×4×5=120; 3、等比数列之和:对于一组等比数,若其公比为q,则其和可能是:Sn=a1(...
8.递推结合多重和倍数规律: 特征:增长速度突然加快,找不到明显的倍数关系(递推例题4) 常见的基础数列 (1)质数数列 2,3,5,7,11,13,17,19,23 (2)和数数列 4,6,8,9,10,12,14,15,16 (3)幂次数列 149162536496481100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182764125216343 (4)常见的幂次联想 一、倍数 1.特征: ...
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 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 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 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 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 5、等比数列...
总结了一下近五年江苏省考数字推理题型的规律,总结完思路就会清晰很多,要形成做江苏数字推理的思维,复盘之后发现自己的薄弱部分也能够针对性加强。 1️⃣后减前,数列关系(前几年特别喜欢考1.5倍关系),一次不行二次做差或和。 2️⃣机械划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相加关系或者分为整数数列和小数数列各自找关系。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2 表格形式数字推理行间运算规律:行间运算规律主要是每行两个数字简单运算得到第三个数.主要有下面三种形式:每行前两个数运算得到第三个数. 每行后两个数运算得到第一个数. 每行第一个数和第三个数运算得到中间数字. 3 三角形形式数字推理 三角形数字推理的规律通常是寻找三角形的数字与中心...
常见规律为奇、偶数规律,等差,等比,二级等差,二级等比,递推规律;幂次数,混合型规律等等。 1.当数列呈递增或递减趋势,且变化幅度不大时,优先使用作差法。相邻项做差做商都无规律,考虑相邻两项或几项相加后的数周规律,另外,当数列中无明显规律,寻找数项特征和结构特征也没有头绪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作差法理清关系...
首尾项的关系,出现大小乱现的规律就要考虑。 3,6,4,(18),12,24 首尾相乘 10,4,3,5,4,(-2)首尾相加 旁边两项(如a1,a3)与中间项(如a2)的关系 1,4,3,-1,-4,-3,( -3―(-4) ) 1/2,1/6,1/3,2,6,3,(1/2) B项等于A项乘一个数后加减一个常数 ...
突然,我灵机一动,说:“我知道了,1是1的平方,4是2的平方,9是3的平方,16是4的平方,那后面这个数肯定是5的平方,也就是25呀。”大家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 从这些题目里呀,我就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像那种依次递增或递减一个固定数字的,就比较好发现规律,直接加或者减就行了。还有那种乘一个固定数字的,...
19-23广东数字推理规律总结。#广东省考 - 热心市民小蔡童鞋于2023120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相邻数之间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运算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 1、四则运算: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或者是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 2、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构成等差数列,包括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的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