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 3.物理设计;根据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依赖于...
物理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最终成果,直接影响着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结回顾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数据库设计的完整过程。在不同阶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目标来进行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和细节实现,以建立起高质量、有效性和...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使概念模型能够表达数据库需要存储的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数据库概念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用户信息的需求和现有信息资源情况:首先分析用户需求和现有的信息资源情况,收集用户应用需求,以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的类型及数量; 2.建立概念模型:通过分析用户需要的信息资源,然后建立...
正确答案:概念设计也称为概念结构设计,其任务是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需求说明书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方法将它们抽象为一个不依赖于任何DBMS的数据模型,即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的表现形式即ER模型。逻辑设计也称为逻辑结构设计,其主要任务是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特定的DBMS上的逻辑模型。设计逻辑结构时,首先为概念模型选定...
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 行为设计:功能模型、事务设计、应用设计。 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概念数据库设计: 实体联系模型: 实体-属性-联系 实体集是相同类型(即具有相同性质或属性)的实体集合。 实体集不必互不相交。
关系数据库设计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构建。这三个模型层层递进,分别对应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和细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模型,以帮助数据库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关键…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4个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概念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在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理解和实现的数据模型。在逻辑结构设计阶段,通常会进行以下步骤: 3.1关系模式设计。 在关系模式设计阶段,将实体关系模型转化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的表结构。设计者需要确定每个实体对应的表,以及表中的属性和约束条件。 3.2数...
百度试题 题目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分别对应于系统开发中的___、___、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反馈 收藏
包括文件类型、索引结构、数据的存放次序和位逻辑等。物理设计的结果是“物理数据库”,它能够在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三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设计顺序。首先进行概念设计,然后是逻辑设计,最后是物理设计。每一级设计都是建立在前一级设计的基础上,逐步细化,直至最终实现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