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数学机械化”研究实验室,是由中国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70年代末提出并倡导的领域,它将脑力劳动的机械化理念应用于数学科学研究,具有深远的传统渊源和鲜明的交叉学科特性。数学机械化关注的是用计算机来部分替代人类的思维过程,尤其在电子计算机飞速发展后,这一设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数学机械化研究得到国家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国家科技部在"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将数学机械化列为重大科学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在"九五"规划中,都将数学机械化列为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 数学机械化中心作为主要承担单位,主持了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机器证明及其应用",九五攀登项目"...
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前沿探索,源于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数学机械化”理念,它将脑力劳动的机械化应用到数学科学中,融合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交叉性。“机械化”在这里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替代人类的抽象思维,如十七世纪的工业革命用机器代替体力...
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2004 年 1 月一.计算机的分配与登记 1. 实验室机房仅供实验室在读学生与访问人员使用。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 入机房,不能随便动用室内仪器设备。 2. 实验室每年 9 月份根据需要给在读研究生分配专用位置和计算机。得到计算机的同 学须填写计算机使用登记表格。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李洪波课题组从事数学机械化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发展了一整套关于数控数据处理,刀具补偿,最优插补等方面的理论与高效算法。为配合科研任务,现招聘如下项目聘用(劳务派遣)岗位,进行软件开发及应用研究等工作。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在编码理论和密码学领域展现了显著的影响力。这一交叉学科的融合不仅推动了编码理论和现代密码学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的深化研究。(1)特别是在信息科学,尤其是编码理论的研究中,代数组合、代数数论、计算代数和有限几何...
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本实验室以基础研究为主,同时兼顾应用研究,采取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的思路。研究方向可以分为: 理论与方法研究,应用研究与智能软件开发。具体讲 (1)理论与方法研究:构造性代数几何,构造性微分代数几何,构造性实代数几何,计算机代数,编码密码理论,离散几何,量子计算与方法,代数方程求解的...
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前沿 "数学机械化"是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倡导的一个研究领域,是脑力劳动机械化在数学科学的学术实践。数学机械化思想继承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它的着眼点在数学,但又具有明显的交叉性。所谓机械化是指刻板化与规格化。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