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是跨境数据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将有重要突破,相关的技术、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将成为建立数据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贸易规则的倡导者、先行者。为适应全球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烈需求,2024年促进数据跨境互联互通的双多边合作仍将持续开展,中国也将积极探索可行的制度模式、技术方案和产业实践。
“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之一就是要反哺实体经济,帮助实体经济提高运营效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田林表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不再是简单地搭建数字网络,而是运用新的数字技术将实体经济数据纳入管理和利用范围。“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意义重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发展数字经济、促...
2024年8月27日,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新质生产力”交流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最新态势、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学逻辑、数...
三是强化创新主体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健全实验室体系,支持企业牵头、高校和研究院所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技术人才。四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系统推进数字安...
下面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需求、数字供给、数字治理等方面,总结研判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大趋势,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一是2024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数字生态将进一步融合,面向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场景的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速。2024...
央视网消息:在2日开幕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中国国家网信办、国家数据局等多个部门集中发声,围绕加大政策供给、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等释放政策信号,未来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显示,2023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国家数字经济总量超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 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1.5%。从动力看,工业数字化占产业数字化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数字化和工业数字化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从贡献看,数字化投入的经济增长贡献度持续上升,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是继续坚持以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国竞争的主旋律依然是科技竞争。为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将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技术孕育阶段、爆发增长阶段,当前正处于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融合协同阶段。这三个阶段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逻辑大致相似,但由于自身技术储备、商业模式、具体国情等一系列原因,与数字技术发达国家在时序上存在一定滞后。在技术孕育和爆发增长阶段,时间上的滞后影响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今天(2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开幕式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外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