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河主题的文献典籍、图片、音频、视频、课程以及全网运河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旨在打造国内首个运河主题的新型知识服务平台,提供可视化、交互式知识信息服务。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罗鑫)为保护与传承中国大运河文化,北京市文物局组织的“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水运工程的杰作。在世界上所有的人工运河中,中国大运河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使用时间最久,而且目前仍在使用...
9月15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这是其在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正式发布后首次走出江苏、走上国际展会,重点展示云平台用数字科技讲好运河故事,让运河文化“活起来”的江苏实践,以及在内容聚合、数字治理、供需对接和产业促进多方面多领域的创新成果。江...
中国将实施“数字京杭大运河”专项 为了更好保护京杭大运河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将“开凿”“数字京杭大运河”2007年5月初在京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科技会议提出,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数字京杭大运河专项。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专家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于立霄)作为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之一的数字大运河专题论坛24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聚焦数字技术,共同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建言献策。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于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
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由北京市文物局会同北京市通州区委、区政府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由首都博物馆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合作承办。 大运河文化属于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与会专家认为,在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应该跳出传统式陈列叙述的概念,要从多个角度,以多个维度,在新的...
【导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有河之恋、运河上的舟楫、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等。 河之恋 “河之恋”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数字化专题展厅,展览以“水”“运”“诗”“画”四个篇章,阐释中国大运河文化。通过 “科技+ 艺术+ 文化”的裸眼技术理念,突出声、光、电、形、色等方面的流动效果...
数字中国·大运河数字人文知识服务平台是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著作的软件著作,该软件著作登记号为:2023SR1348783,属于分类,想要查询更多关于数字中国·大运河数字人文知识服务平台著作的著作权信息就到天眼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