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戏起源于隋唐、五代甚至更早。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的“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和“小调”当是敦煌曲子戏的鼻祖,而曲子戏正是它们的发展。它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于清雍正年间,因有大批移民迁入,敦煌曲子戏又吸收了西北秦腔、眉户以及甘肃各地曲子戏、民歌中的各种曲调、艺术成分,...
敦煌曲子戏,起源于敦煌民间,亦称“小曲戏”、“小调戏”、“老眉户”等,兴盛于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年,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许多作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久演不衰,为...
敦煌曲子戏,起源于敦煌民间,亦称“小曲戏”、“小调戏”、“老眉户”等,兴盛于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年,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各个...
2月10日下午,由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巳巳如意耀酒泉 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第十一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经过6天的精彩角逐,圆满落下帷幕。大奖赛开幕以来,来自全市各镇的16个社会文艺团体300多名演职人员,共演出24个折子戏、本戏和新改编戏曲,不仅让广大市民...
关于敦煌曲子戏,在当地流传着一则故事,名叫《换柱子艺高换婆姨》:20世纪30年代,敦煌有名的曲子戏丑角“换柱子”演艺超群,有一次,他在酒泉的大型庙会上演出,当地有威望的秦大人和太太也坐在戏棚里观看,站在旁边给秦太太摇扇子的丫环更是看得入迷,情不自禁大笑出声,不小心将扇子掉落在了秦太太头上。丫环吓得...
2月10日下午,由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巳巳如意耀酒泉 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第十一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经过6天的精彩角逐,圆满落下帷幕。 大奖赛开幕以来,来自全市各镇的16个社会文艺团体300多名演...
12月16日,敦煌曲子戏专场演出在敦煌夜市沙州楼如火如荼的进行。该活动由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敦煌市文化馆、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敦煌市飞天神韵戏曲艺术团、敦煌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旨在为冬季来敦煌旅游的游客及广大市民献上一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盛宴,进一步推动敦煌非遗文化...
随着敦煌市冬春旅游“八条优惠措施”首日施行,12月1日,敦煌曲子戏专场演出在敦煌夜市沙州楼拉开帷幕,为市民游客带来独特的非遗文化盛宴。此次演出节目丰富多样,包含敦煌曲子戏、敦煌民歌、曲子戏折戏、曲牌联奏等多种形式。当晚,敦煌市曲子戏《顶灯》《小放牛》《敦煌
2月5日中午,由敦煌市文旅局主办,敦煌市文化馆、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巳巳如意耀酒泉 欢欢喜喜过大年”第十一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正式开赛。本次比赛从2月5日开始,至2月10日结束,为期6天。敦煌市16个社会文艺团队精心排演的24部经典剧目将陆续上演参赛。敦煌曲子戏爱好者可以每天中午13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