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沙州卫更名为敦煌县,并隶属于安西同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安西同知又改为安西府,府治也移至敦煌县城。最终,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渊泉县被置为安西直隶州,敦煌县再次隶属于该州。民国二年(1913年),敦煌县隶属于安肃道,而到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它又划归第七行...
北魏时,县隶敦煌镇。北周并敦煌、效谷、龙勒、平康、东乡、鸣沙诸县入本县,更名鸣沙县。隋大业二年(606)复旧县名。 入唐,敦煌作“燉煌”,仍为沙州治所,城内坊巷纵横,现知坊名有永宁、修文、定难、临池、政教、儒风、乘安...
敦煌县与敦煌市并非指同一地方。历史上的敦煌县建立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沙州卫升格而来,隶属安西直属州,直到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县仍为县府所在地。到了1987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准,敦煌县被撤销,设立了新的敦煌市。在此期间,敦煌县与敦煌市两个名称代表了不同的行政区域。
敦德(亭)、冥安、效谷、渊泉、广桓、龙勒 敦德亭 县名。新莽时置。新莽时改敦煌县为敦德亭,属敦德郡管辖,东汉时复旧名敦煌县。 广桓县 县名。新莽时置。新莽时改广至县为广桓县,属敦德郡管辖。东汉时复旧名广至县。 东汉时期...
敦煌是一个市,具体为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县级市。以下是关于敦煌行政级别的详细说明:历史沿革:敦煌最初为敦煌县,隶属于酒泉分区。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87年9月28日,敦煌县改为县级市。当前行政级别:自1987年改为县级市以来,敦煌一直保持着县级市的行政级别,由甘肃省直辖,酒泉市代管。
即现敦煌县城。 【敦煌故城遗址】 即“沙州故城遗址”。 【鸣沙山】 古称神沙山、沙角山。在甘肃敦煌县城南6公里。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北麓有月牙泉。登山俯瞰,沙丘林立,清泉荡漾。从山顶下滑沙砾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游人见此,兴味盎然。据史书载,天气晴朗之时,...
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这意味着它在行政上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但仍然是酒泉市的一部分。作为县级市,敦煌拥有相对完整的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职能,能够自主处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二、敦煌的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敦煌行政建制地名—县(清代、民国时期)敦煌民政干部讲地名清代时期的县敦煌县县名。1644年,清王朝建立。1646年,控制着敦煌地区的吐鲁番国使者向清朝贡,但清统治者当时正忙于稳定内地,暂时还顾不上嘉峪关外的敦煌。直到康熙帝发兵西征平定...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敦煌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作为县级市,敦煌虽然行政级别不高,但其文化地位和旅游价值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敦煌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莫高窟,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