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eting being over就是独立主格结构,相当于 when the meeting was over,翻译时也可以就着这个时间状语从句来翻译:开完会后我们就回家了。 文学作品中译英的时候,有些小句子,和前文有联系,但是呢,前面用句号隔开成了另一个句子,而这个句子本身又比较短小,这时候就可...
【分析】首先梳理中文:“喜欢听好听的话”看似容易翻译,但要想译出神韵着实需要功底,“喜欢”译成fall for,“好听的话”则译成了“flattering”,指的是恭维之词,选词生动地道,“容易产生不悦”中的“容易”如果直接译成 easily就会让译文变得死板,这里理解为“往往”更加合适。“拂耳之言”本身指“不顺耳的真实...
我也意识到,翻译需要具备深厚的双语功底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地将原文的信息和功能传达给读者。总的来说,《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籍。它不仅是张培基先生翻译才华的体现,更是他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热爱和理解的体现。这本书不仅为中国的学者提供了深入研究翻译理论和技巧的典型实例文章,...
同构关系在汉英散文翻译中衔接技巧的差异——以朱自清《匆匆》和张培基的英译版为例 作者: 王盈颖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85-187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S1期 主题词: 同构关系;语篇衔接;散文 摘要:同构关系,又称同构衔接,作为语篇衔接的手段之一,...
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著录项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
要: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 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辉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 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关键词:《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张培基; 翻译技...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在语篇衔接上很能体现汉语的特点。本文选用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和张培基的英译版本为例,从同构手段角度,分析对比汉英在语篇衔接上的差异。 关键词: 同构关系;语篇衔接;散文 DOI: CNKI:SUN:SXSK.0.2015-S1-067 被引量: 1 年份: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