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偏汤散偏汤,出自清·陈士铎《辨证录》,主治:“偏头痛,或痛在左,或痛在右,时轻时重,悠悠不已。”原方剂量:川芎一两、白芷五分、白芍五钱、白芥子三钱、香附二钱,柴胡、郁李仁、甘草各一钱。原方用法: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食后服之。 散偏汤方证归属《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
散偏汤的原方出自清代的《辨证录》,其组成包括:白芍五钱(15克)、川芎一两(30克)、郁李仁一钱(3克)、柴胡一钱(3克)、白芥子三钱(9克)、香附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白芷五分(1.5克)。这个方剂被命名为散偏汤,因为它在服用后能显著驱散偏头风的疼痛。 在这个方剂中,川芎是主药,具有祛风止痛、祛瘀...
病情分析:散偏汤是一种中药复方,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其药物成分如下: 1.川芎:用量为6克,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2.白芷:用量为6克,能够散寒止痛、通窍止痒。 3.羌活:用量为9克,常用于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4.天麻:用量为9克,有平肝息风、止痛的作用。 5.防风:用量为6克,可解表祛风、胜湿止痛。
散偏汤出自清朝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由川 芎、白芍、白芥子、甘草、郁李仁、白芷、香附、柴胡 8 味药配伍组成,功效:疏风养血,平肝熄风,通络止痛。方义:川芎为血中气药,可上通于巅顶,下达于气海,祛风止痛,祛瘀通络,重用为主药,大剂量的川芎确有麻醉镇静的作用;白芷袪风散寒,且有止头痛之长;香附为气中...
散偏汤 出处 《辨证录》 【组成】川芎一两、白芷五分、白芍五钱、白芥子三钱、香附二钱;柴胡、郁李仁、甘草各一钱 【用法】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食后服之。 【功效】疏风止痛,和利肝胆。 【主治】主治偏头痛,或痛在左,或痛在右,时轻时重,悠悠不已。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头角,...
散偏汤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遂致半边头风,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其痛时轻时重,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拂抑之事而更加风寒之天,则大痛而不能出户。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散偏汤反馈 收藏
散偏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主要成分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 1.行气活血:散偏汤有一定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够使血液更通畅。 2.通络止痛:散偏汤有一定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适宜人群
说起治疗偏头痛,当首推散偏汤。散偏汤出自清代《辨证录》,具有疏风止痛,和利肝胆的功效,是治疗风邪袭于少阳的偏头痛的良方。现临床中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均具有很好的效果。 1、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由神经血管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的疾病,可分为无先兆的偏头痛和有先兆的偏头痛,...
散偏汤中成药通常用于治疗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头痛疾病,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精神压力、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期间出现偏头痛发作。散偏汤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