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正法,归结起来不外乎"教证"二法。“教正法”是指经、律、论三藏,以及于此相关的佛教理论,也就是我们要进行闻思的对象。“证正法”是指戒、定、慧三学,是经由听闻教正法而所得的果。也就是说,对教正法的闻思修是因,经由学修三藏所获的三学证正法是果。 ...
首先是能抵达智慧彼岸的般若,被称为道般若,是因般若,因其能通达万法体性皆空的智慧,引领修行者走向菩提果位。它属于教证二法中的证法范畴,源自圣菩萨的智慧。▍ 果般若 其次是已抵达智慧彼岸的果般若,是教证二法中的证正法。它仅存在于佛的相续中,是佛陀证悟空性后的智慧结晶。▍ 自性般若 此外,还有...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边听音乐边看文字 武术传承,必须通过老师讲(教法)&弟子实修(证法)的教证二法来学习和修正。 教法不是读诵,是讲解&听闻。用于实证的实践法门就是身体力行、以身证理。教证二法都重要,要同时追求。 借用学佛人的话,佛陀八万四千法门浓缩为两种(...
吾等导师释迦牟尼佛说:“教证二法,乃真正的佛教。”教法源于闻思,证法源于实修,教证二法的宗旨皆为调伏自心。有些弟子经常于两者间拿捏不定而来问我该如何抉择。或许有些导师基于自宗修学特点会直接回答你,但从解脱要义而论,我更希望弟子能扪心自问:既然为成办解脱而趣入佛门,是否知道解脱应从何处着手?现今...
闻思修下去然后戒定慧,一个是教,一个是证,戒定慧是达到证的那个方向的,而闻思修是教的方面的,教证二法缺一不可。 所以,单是像一般佛学院里边,只要闻思修,不要戒定慧的,实际上他们的闻思修的思修——思是可能有,修没有,只要闻思,不要戒定慧,这样偏了一边去了,他的智慧是狂的,甚至会错的。
理法,是依教法所诠释的意义,是宗门修证的理论基础,是包括在三藏中除经律二藏之外的论藏,也包含禅门中祖师的语录,在实际修证的人中称为基本见地。行法,是据圣教所表的真理,付诸于实践,切实的用功、践行,也就是修证的着手处。果法,即依教理躬行实践后,收获的果位,果位意义广泛,圣果包含有须陀洹果、斯陀...
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因而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教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定义: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
运用品德评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2)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3)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4)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技巧:道德修养法:重自律 品德评价法:重他律 口诀:说(说服教育法)实(实践锻炼法)情(情感陶冶法)评(品德评价法)示(榜样示范法)道(道徳修养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
德琳高中建构"OMO任务驱动学习方式",突出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三大优势:学习资源丰富、生动且直观化,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且自适化,学习评价全程、及时且可视化。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学习者;老师也也由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引导、调动、组织学生自主、自律学习的人,把"教是为了更好地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