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任何学科及其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②、系统性原则 ③、教育性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教育心理学在中国是在清朝末年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较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桑代克——1903年,出版西方...
- 形成性评估:为了改进教学过程而进行的评估。 - 总结性评估:为了评价学习结果而进行的评估。 - 信度和效度:评估工具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总结:教育心理学涵盖了学习理论、动机、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个体差异、教学策略和评估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至关重要。教师和研究者通过掌握这...
七、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发展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参加培训、阅读教育心理学书籍、与同行交流等。八、教育环境与心理氛围2.心理氛围的营造:教育者需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学生的差异等。九、教育评价与心理测量1.教育评价的...
- 教师行为: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积极鼓励、提供支持和模仿等。 - 同伴关系和协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对学习者的成长和学习有积极影响。 总结一下,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学习过程和动机等方面的现象和规律,它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了解教育心...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以下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学习、记忆、思维、情绪、动机等。 -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揭示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
以下为您总结一些关键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例如,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中,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就是因为铃声和食物之间建立了联系。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能够增加行为出现的频率...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于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万物有灵论”(泛灵论)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低年级1—2年级) 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 ...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二) 引言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人格发展,还关注教师的教育技巧 和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五个 主要知识点,包括情绪管理、动机与目标、学习策略、评价与反馈 ...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1 0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02.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03.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