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做好学龄人口摸底预测,抓紧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城乡一体推进教育资源规划和布局,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城镇已有优质学校要挖潜扩容,新优质学校要加快成长,通过教...
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5方面24条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审评审批资源更多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倾斜,加大中药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
例如,在兜底性养老服务方面,《规划》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向低保、低保边缘、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低偿和无偿集中托养服务。据了解,在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方面,目前的需求就与基层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院长李鸿泓在调研中发现,23.53%的家庭认为...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精准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推进挂网药品价格专项治理,探索药品价格形成新机制;落实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更多医保公共服务事项线上办……2024年,医保减负“组合拳”将不断落地。 医疗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救...
过去的一年,从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到养老托幼、住房保障,北京交出民生实事优异答卷。今年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 新建、改扩建35所学校,新增3.8万个中小学学位,有效缓解学位缺口,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扩大教师交流轮岗比例,4.2万余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常态化交流轮岗机制基本形成;为1.2万余名小学生提供暑期...
据了解,此次《规划》将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基本”与“非基本”进行分类,覆盖了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多领域。未来五年,我国公共服务如何实现从“有”到“优”,从均等化到普惠化?在1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介绍。补短板:缩小地区、城乡、人群差距 根据《规划》,到2025年,...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书写着公平与平等的崭新篇章。从教育到就业,从医疗到养老,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正逐步塑造着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一、教育的普及与公平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今日的中国,已经全面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
据了解,此次《规划》将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基本"与"非基本"进行分类,覆盖了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多领域。未来五年,我国公共服务如何实现从"有"到"优",从均等化到普惠化?在1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介绍。补短板:缩小地区、城乡、人群差距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基本...
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数量达到33家,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达到60家。七、加强多元就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少于18万人,持续扩大就业容量;举办2024年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组织500家以上用人单位,提供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带动增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