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意见》要求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
【教育部等六部门: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高校应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来源:天津教育 ...
高校应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意见在完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上提出六方面要求。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方面,意见规定,政府各有关部门不统一组织高校人员聘用考试,简化进人程序。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办学实际需要,自主...
六、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 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 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 《意见》还强调,...
如此一来,部分教授、教师自然就会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忽视给学生上课这一教授、教师的主业。 正因如此,为使更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除了要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之外,还有必要完善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待遇发放与职称评定等向教学倾斜,让潜心教学的教师也能获得好的收入、获评高级职称,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更多教师...
建立院校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和教师评价政策联动机制。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探索长周期评价。第四,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据悉,《指导意见》还提出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称...
中国网1月27日讯(记者 吴佳潼)教育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要明确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举措。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指出...
教育部明确: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 新华社 教育部27日召开发布会,明确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规范高等学校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坚决摒弃“以刊评文”。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分级反馈机制...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所处的高校国际交流学院,谈谈落实推进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的关键。 一、规范教学安排 规范教学安排是推进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落实的关键。在本科生教学中,很多课程的授课是交由教授和讲师共同完成的,教授主要负责讲解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讲师主要负责辅导学生复习、批改作业等。因此,制定合理的...
一是坚持师德为先,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师德要求,加强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 二是坚持教学为要,制定具体办法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一个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改革职务晋升、薪酬分配办法,向一线教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