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在现代化的冲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游牧生活几乎已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传说,但在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牧民们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的走敖特尔习俗。盛夏的扎鲁特大草原一碧千里,风景如画。每年5月底、6月初,格日朝鲁苏木的牧民们就会如约赶着自家的牛马从各嘎查的定居点出发,...
《敖特尔》为中篇小说集,共收入《敖特尔》《十三渡》《遥寄上天》《游牧征尘》四个中篇,蒙文原稿均曾在杂志上发表,翻译成汉语出版,用文学的手法打开了广大读者了解内蒙草原生活风情的窗口。例如《敖特尔》一文,便通过男孩乌日图纳森的经历,讲诉了“敖特尔”这种牧民逐水草流动放牧的独特方式。牧户中的老幼、轻...
连日来,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牧民们陆续开始走“敖特尔”,向水草丰茂的夏季牧场转场。本报记者 鲍庆胜 摄 6月25日,看着眼前草原上悠闲吃草的400多头牛,刚转场到夏营地不久的格日朝鲁苏木巴彦胡硕嘎查牧民那仁达来兴奋不已,他说:“走‘敖特尔’不仅保护了草原,而且也传承了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
敖特尔,蒙古语意为“转场”。每年5月底、6月初,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的部分牧民,会赶着成群的牲畜,陆续从各自所在嘎查的定居点出发,跋涉100多公里转场到水草丰美的夏营地。接下来的三四个月,他们将在这里放牧,待天气转冷、牧草枯黄后,再返回定居点。 新华社发(青格乐 摄)↑6月1...
六月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旷野辽阔,水草丰美,山谷间、草场上、河道旁,浩浩荡荡的牛群、满载行囊的牧民、驮着褡裢的民警,构成一幅静谧亦壮观的迁徙画卷,这便是一年一度的“走敖特尔”,意为“转场”,这种逐水草而游牧的方式,是草原传统游牧文化的重要特征。
走敖特尔如血液般流淌在游牧民族的文化中,如基因般刻进这片土地里,牧民、草原、牲畜相互依存,各族人民相互交融、相濡以沫。 都是“孩子”。(摄影:赖啸天) 在扎鲁特山地草原,处处皆有景,人人皆有情,万物有灵且有情。 来源:通辽市融媒体中心...
“敖特尔”工会:草原游牧区的移动驿站 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敖特尔联合基层工会,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总工会针对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小三级”工会体系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打通了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敖特尔”工会通过建设“敖特尔”驿站,为游牧区...
敖特尔,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英雄牧马人。他打狼不用枪,也不用刀,而是凭借一根九米长的套马杆,曾经套死过十几只侵犯马群的狼。 ★九米套马杆是敖特尔的套狼神器 草原狼敢于侵犯马群,是依仗着自己矮小灵活的身形和每小时56公里的逃跑速度。 草原马不驮人的速度可达70公里,追上狼绰绰有余。但是狼形体矮小,只要逃跑...
本报讯 记者陆晗、通讯员于世波、张静报道: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公安局立足辖区实际,探索创新警务模式,组建“敖特尔”骑警队开启护牧模式,切实保障牧民转场安全。进入夏季,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的山地草原一碧千里、生机勃勃,这里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广阔草原上,牧民们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