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出自唐代杜甫的《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纠错 庐山 写人 写人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
(2)这首诗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前两句首先通过“不见久”和“真可哀”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担忧和思念;中间四句通过“怜才”和“诗千首”表达了对其才情的赞赏,“飘零酒一杯”笔锋一转,抒发了对自己和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两句表明期待李白结束飘零生活,回到四川来的心情。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答案:...
8.(1)诗中的李白是一个怀才不遇、纵酒销愁、飘零抑郁的诗人形象。(2分)“敏捷诗千首”与“怜才”一句说明了李白的才情。“佯狂”与“酒一杯”写出了李白内心有无限悲愤,外在的痛饮、狂放不羁不过是他内心痛苦的另样表现。“世人皆欲杀”、“飘零”写出了李白无人理解的孤寂和生活上的艰难。(3分) 9....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不见》,是对他另一位挚友——诗仙李白的生动描绘。 诗句背景:这句诗描绘了李白的一生。具体来说,“敏捷诗千首”形容李白才思敏捷,创作速度极快,仿佛能瞬间挥毫泼墨,写下无数诗篇。而“飘零酒一杯”则描绘了李白一生漂泊无依,常常借酒消愁的落魄形象。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
颈联“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句意:李白才思敏捷,写了近千首的诗。他的一生都在孤苦飘零之中,所求的不过是手中的一杯酒。“敏捷诗千首”表明了李白的才思敏捷,诗作数量多。“飘零”写出了李白生活上的艰难。“酒一杯”写出了李白内心的无限悲愤。 综上,诗歌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纵酒销愁、飘零抑郁诗...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该诗句出自杜甫的诗《不见》,全诗为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今存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一首诗,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在成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说李白才思敏捷,创作速度很快...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本诗写于作者客居成都的初期。李生指李白。匡山指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四川绵竹。此时李杜二人已有十五年未见面了。【小题1】诗中描写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作出分析。【小题2】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本诗在抒情方式上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