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战国遗址密码 2021年10月20日至12月,青岛考古研究所对济青中线项目故献遗址占地区域涉及的墓葬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介绍,故献遗址位于高密市柏城镇故献村北,是潍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商周、汉代时期遗址。本次发掘区域位于遗址南部,地表采集较多陶片,多为泥质灰陶,少量夹砂灰陶,可辨器形以豆为...
上周五,陕西宝鸡秦雍城遗址加入“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联合申遗。这项申遗是由山东淄博发起的,由陕西宝鸡、湖北荆州、山西侯马共同参加。这四座城市在东周时期,是齐、秦、楚、晋四国的都城所在地,分别有秦雍城遗址、齐临淄遗址、楚纪南故城遗址、侯马晋国遗址。
灭夏之前,商人居于东部,郑州王城岗遗址就是先商据点之一,因此夏都二里头的地理,相对于商人来说则为“西邑”。商朝信鬼神,剪灭西邑夏后,担心西邑鬼怪作祟,故而才会卜问、以及祭祀西邑。因此,虽然甲骨文中只说“西邑”,但综合卜辞内容和文献记载,可以判断此“西邑”就是文献中的“西邑夏”。
一、选择题1.(历史文献记载的黄帝“有熊国”故地郑州地区,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 山西陶寺遗址,一般也被认为属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 。
答案见上2.B 据材料可知,龙山文化城址、山西陶寺遗址分别印证了历史文 献记载的“有熊国”“尧都平阳”,这就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B项正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印证,更能 体现其价值,但考古发掘不与文献记载的内容印证也有其价值,排除A项;仅根据龙山文化城址、山西陶寺遗址,无法得出中...
安阳殷墟 |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殷墟遗迹主要包括城墙...
1950年代新疆《文物古迹》照片集1大册,属官方档案,内中共收录230多张不同照片,且多约5寸大小,其内容包括伊犁礼拜寺、喀什大礼拜寺、洛甫巴克达麻扎、和阗阿尔台麻扎尔、喀什阿巴和加陵、吐鲁番苏公塔、库车千佛洞、高昌墓砖碑、各地古城遗址、石刻壁画、民族服饰等,景象繁多,难以细述;此照片集真实记录新疆各地之文物古...
按:山西发现旧石器遗址700多处,全囯居首。遗址点都是连片成群。 北部大同-河北泥河湾古湖今桑干河流域,200万至今古人类从没断片和替代。 山西堪说是中囯北方人的故乡,先秦文献中燧人氏、伏羲、女娲、太昊等都出现。 山西朔州峙峪文化更是出土了不晚于2.8万年前的契文,数量上多达上百块。
答案见上2.B 据材料可知,郑州地区的龙山文化城址和山西陶 寺遗址均与有关古史记载的中华早期文明相吻合,这证 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故选B项。考古发掘与文献 记载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并非只有二者互证才有价值,A 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仅是表述中华文明起源多元的 特点,并没有涉及一体(共同之处)的特点,排除...
2. 龙山文化在山东省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中郑州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据历史文献记载,此为黄帝“有熊国”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