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书:①古书。②旧书。 小提示:"故书者,政事之纪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政事故书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
【原文】1.11.3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翻译】《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 视频播放量 40、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2、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每日国学经典〗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fèn],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 [译文] 《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注]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
该网站使用了框架技术,但是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框架,请升级您的浏览器以便正常访问。【原文】1.11.3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翻译】 《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
“禽兽也”下一句是:“故书者”, 这是出自于 先秦 荀子 所著的《劝学》。 附《劝学》全文赏析 劝学 作者:荀子 朝代:先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
劝学中的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如题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
声音简介《劝学》57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58故学至乎礼而止矣。59夫是之谓道德之极。60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
“……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以是知慧黠而过,乃是真痴。”希望蒲松龄这段话也能鼓舞你。有的人常常爱打听读 书成才的“《秘诀”。那么,如果说有 “秘诀” 的话,恐怕重要的一条是要读书要成痴。痴,大抵是指一种痴迷心境吧!据《晋书•杜预传》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