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指的是根本原因,即产生这个需求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解”代表解决力度,即政策能否有效解决根本问题,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损”则是损益比,即实施政策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利益之间的权衡。💡这套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决策,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在政策辩论中,还有一套名...
政策性辩论思考框架: 需要性(为什么需要执行这个政策,变化?) 根属性(这个问题真的是你想改变的那个现状导致的吗?比如你感冒了,需要去治疗,但是自行服用药物也可以好,而不需要召集专家会诊) 解决力(执行这个政策,多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的) 损益比(政策的损失和收益进行比较)编辑...
角度:医学角度 需:基因编辑能否治疗基因疾病? 根:基因的缺陷无法通过时间和自然改善,影响无辜新生命。 解:基因编辑技术成熟,可治疗基因疾病。 损:技术失败风险、道德伦理问题。但收益远大于风险。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占据有利地位! 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赵小...
在政策性辩论中,反方确实需要按照“需根解损”来组织辩论,这一策略与正方的辩论框架相呼应。辩论框架分为两大部分:理由与计划,以及案内攻击和案外攻击。正方的框架结构包括:1. 理由 Case:- 需求性 Harm - 根属性 Inherency - 解决力 Solvency 2. 计划 Plan:- 核心条款/实施细节 Mandates - ...
关于最难理解的根属性: 政策性辩论的根属性二三事 最近在自学政策性辩论的解题。一般来说都分为需根解损这四个步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根属性的解释上,我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1.认为根属性是旨在指出损害为何不能自然消失,为何不能被非政府力量解决(即需求为什么不能在现状下被自然解决)。 2.认为根...
反之,亦然。 后话,考虑政策辩的时候是不能按照我们日常的印象中认为的好辩手的角度出发的。政策辩关注的不是思维的灵活,不是思维的敏捷,而是思维的严谨。由此,需根解损才会分的这么细,对论证的要求才会这么繁琐。这对于浮躁的当下,是一个很有益的补充。
反方并不需要根据需根解损来建立框架。政策辩论的反方主要有三种立场 1.维持现状,此时交锋主要集中于...
I. 削减对方政策能带来的好处 因为这些好处是对方提的,所以主动权在对方手里,最佳的效果无非是证明...
P11【第8讲】出论、备赛与各环节任务 <标准化辩论入门教程> 1:28:51 P12【第8.1讲】备赛标准化流程&出论三法(老带新&新手向) <标准化辩论入门教程> 55:30 P13【第9讲】政策辩、需根解损与一般比赛评判 <标准化辩论入门教程> 1:38:48 P14【第9.1讲】奥瑞冈赛制和BP赛制下的动作调整 <标准化辩论入...
政策辩论可以从四个步骤思考,以下关于四个步骤顺序正确的是()A.解-需-根-损B.需-根-解-损C.根-需-解-损D.解-根-需-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