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医学百科>> 攻补兼施 攻补兼施,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邪实正虚,攻邪恐伤正,补虚惧助邪,需攻邪与扶正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邪结肠胃,气虚而大便秘结,用黄龙汤扶正攻下,以人参、当归、大枣、甘草补虚扶正,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攻邪。攻补兼施,中医学名词。补益正气与攻逐病邪同时施用...
【攻补兼施】 邪气实而正气虚的病,需要攻邪,但单用攻下就会使正气不支,单用补益又能使邪气更为壅滞,所以须用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方法分为两种:补气泻下:把泻下药与补气药同用,治疗热结肠胃,正气衰竭,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腹部胀痛拒按,高热口渴,神昏说胡话,舌苔焦黄起刺,...
攻补兼施法及方药具有泻下与补益作用,适用于里实积结而正气内虚者,此时攻邪则正气不支,补虚又邪实愈壅,泻下与补益并用,祛邪而又扶正,为两全之计。正虚之体,有时虽用峻剂攻逐,因正气更虚而燥屎终不能下,反而耗气伤阴;或虽能攻逐实邪,却造成正随邪脱的危险;或因阴液已被邪热消铄将尽,肠中干涸,燥...
那么,脂肪瘤真的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医讲究“攻补兼施”,一味消除脂肪瘤的“痰湿”不够,还要从根本上补脾健脾,让身体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这里,两味中药常被提及:一味是“消”的,专门针对脂肪瘤这种顽固的痰湿;另一味是“补”的,给脾胃注入动力,用中医的话说就是“扶正祛邪”。
家长给孩子攻补兼施,并不可以灵活搭配,随机选择一个消积食疗方,又搭配某道健脾补益的食疗,一起给孩子喝。其中各个药材之间的配伍、攻补之间的搭配,其分寸都是有考究的。 自行给孩子攻补兼施,常见的小儿食疗方有: ① 三星汤+白术佛手汤,两个食疗方一起煲给孩子饮...
中医认为治病因遵循“攻守兼施”的原则,长期以“祛邪”等攻伐为主的治疗势必要伤及正气,正气乃人体之根本,而正气不足又能“引盗入室”,加重病情,故在“祛邪”的同时应重视“扶正”,根据病情需要可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或攻补兼施。方能“祛邪不伤...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攻补兼施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攻补兼施是指扶正与祛邪合并使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夹杂病证。具体运用时当区别正虚与邪实的主次关系,即正虚为主者当扶正兼祛邪,邪实为主者当祛邪兼扶正。反馈 收藏
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寒温并用,以温为主,攻补兼施,刚柔相济,既能祛风除湿、通阳散寒,又可清热和营、滋阴润燥,标本兼治,为类风湿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根据要求,每日按时服用中药,并且进行适当的活动,多休息,不要进行重体力活,大约一个月左右,患者关节疼痛逐渐减轻,肿胀也有所消退。我又...
后经以扶正为主,佐以攻邪,用攻补兼施之法随证治之,1月后脓涕消失,坚持服药3年余,鼻通能嗅,耳已能闻。 治肿瘤之要,应“补不助邪,攻不伤正,攻补兼施。”只有长期不间断的治疗,才能纠正机体的失调,削弱或去除复发因素,减少或终止转移的机会,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
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之大便秘结证。若不攻则里实不去,只下则正气更伤;不补则正虚无救,纯补则里实愈坚。故唯有攻补兼施,邪正兼顾,方可两全。常用大黄、芒硝等攻下药与人参、当归、生地、玄参、麦冬等补益药配伍组成方剂。如黄龙汤是由大承气汤攻下热结配伍人参、当归、甘草、桔梗、生姜、大枣补益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