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提出的对日妥协、全力“剿共”的反动政策。最早见于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发表的告全国同胞通电。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使东北地区在4个月内即被日军占领。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五省“清剿”会议上正式宣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认为日本侵略是次要的,国民党首要任务是安定国内的局面,...
日本的步步进逼,舆论的强烈呼吁 ,使得蒋介石不得不调整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4年开始 ,“攘外必先安内”已很少出现在蒋介石的讲话中,1935年后更是不再出现。总体来看,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一个极端反动的政策。在这一政策下,蒋介石镇压了国内抗日救亡运动,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死于蒋介石的屠...
可面对内外压力,蒋介石全都置若罔闻,硬是要逆天下潮流而动,还提出了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也正是这条政策,最终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蒋介石为何要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呢?难道他就不知道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吗?难道他心中就没有哪怕一丢丢的民族大义吗?今天我们就...
正确答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基本政策。“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国民政府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把它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 这种政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活动上。对...
法律分析:“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
【答案】“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由蒋介石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阶级属性决定的,其实质是对日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安内攘外”政策的主要恶果,是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深入;打击和破坏了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抗日力量;消耗了国力,造成了严重的民族灾难。【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结合...
1932 年 5 月,《淞沪停战协议》签完了,蒋介石这才把“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正式当作基本国策。首先得搞清楚,“攘外”指的是抵御外敌(主要是日本),而“安内”可不只是针对中共红军,国内的反对派、地方实力派,还有那些社会上批判他的知识分子,也都是重要的“安内”对象。蒋介石觉得,“安内”不过是个基础,...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强调先安内,首先解决国内的李自成,然后整合力量抗击后金。 在明朝末期,国家面对关内关外的双重压力,开始时是内外并行的政策,但是朝廷逐渐开始力不从心,没有足够的精力同时兼顾内外。这时,兵部尚书陈新甲上书崇祯皇帝,建议先与关外的后金军议和,一心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
单纯从语意来分析,“攘外必先安内”的基点是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充分条件;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汪精卫在回答人们对该口号的责难时,就曾振振有词地从语意上辩解:“攘外是目的,不是手段。若以为必攘外,然后可以安内,那无异以攘外为安内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