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在相同的情境中其反应概率就会提高的现象。这一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动物学习实验提出来的。斯金纳将饥饿的动物(如白鼠)放入到斯金纳箱中,刚开始动物胡乱的碰这、碰那,偶尔拨弄到了杠杆,这时...
2022-09-14 11:29:0000:59640 所属专辑:《心理学与生活》|核心考点(带背版) 音频列表 1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5-10 解释药物成瘾的成因 667 2022-09 2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5-11 操作性条件作用-定义 640 2022-09 3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5-12 效果率 ...
经典条件作用的泛化指的是条件作用形成初期,对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发生了反应,而操作条件作用的泛化指将所习得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中移到另一个情境中; 经典条件作用的分化指得是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給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消失,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反应,而操作条件作用的分化指个体知觉...
3.教育性原则: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 4.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二)几种主要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被研究的对象)行为的外在...
所谓操作性行为就是那种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行为是自然现象,是获得刺激的手段和工具,所以这种条件作用又称工具性(instrumental)条件作用。虽然斯金纳承认有两种行为和学习,但他更强调操作行为。他把大多数人的行为,甚至几乎所有人类的条件作用或学习都看作是操作。他认为操作行为更能代表实际...
斯金纳学习理论的主要错误是,他同桑代克和华生一样,坚持了机械主义的观点,完全摒弃了对学习的认识过程的研究,同时也抹杀了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他简单地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人类的学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相关 操作条件反射,有时称为工具条件反射或工具学习,第一位研究者是桑代克(1874—1949),他观察猫试图...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如何增加你的有效社交》一书提出化解冲突的第四条原则是区分需求、利益和行动计划。这一条原则的内涵是,在冲突中我们不应该为了行动不一致一味的争吵不休,不要浪费时间去争论行动计划,而应该转而弄清各自的背后需求和利益 ,这样才能找出能够照顾双方需求的行动计划。
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它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基本定义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条件、反应条件、alpha条件),又译古典制约。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典型范例,包含了可重复的...
操作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是2015年公布的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定义 通过有机体产生某种行为后给予某种反应而产生的学习过程。出处 《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