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公元1033年,一件大事让播州杨氏和杨家将有了联系。那一年,杨业的孙子、杨延昭的儿子杨充广奉命去广西征战,路过播州时,与播州杨氏族人碰了面。结果在讨论家谱时,才发现原来双方竟然是同族,都是杨端的后代。当时,播州杨氏的首领是杨昭,他是播州的第六任世袭统治者,担任播州宣抚使。由于他自己没有儿子继承...
明朝建立后,播州杨氏第21任领主杨铿归降朱元璋,朱元璋让其继续当播州的世袭统治者,每三年入贡一次即可,不强求其缴纳赋税,这是为了西南的稳定考虑的。 延续土司制度,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初期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他猜忌心极强,对播州杨氏并不那么信任,因为那时播州杨氏太强大了,拥有数万兵力,他担心播州杨氏与川滇藏甘地区...
播州杨氏究是何种族属,迄今尚无统一的看法。1957年,贵州省博物馆在遵义县龙坪区永安公社皇坟咀发掘杨端十三世孙杨粲夫妻合葬基,出土了一批雕镂精湛的石刻及文物,为研究杨氏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杨氏的族属,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就是利用这些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试图对杨氏族属作一初步的探讨。杨端...
播州杨氏,是我国历史上西南地区的一个世袭土司政权,始于唐乾符三年(876年),亡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祖是唐代播州刺史杨端,历二十九代,至明代播州宣慰司杨应龙而亡,共存在724年的时间。播州杨氏的由来 说起播州杨氏,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家族,这就是播州罗氏。在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之前,并没有“...
播州杨氏有“杨业后裔”一说,信着颇众。《家传》:“贵迁太原人,与端为同族。宋赠太师中书令业之孙、莫州防御使延朗之子充廣,尝持节广西,与昭通谱,昭无子,充廣以其子贵迁为之后。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顾炎武《播州志》亦主此说,所不同者,“充广”只作“充”。《关西杨氏族谱》:“杨端,授武略...
播州杨氏就是这样一个吸引着后来人不断探索的家族。40年前,随着考古队意外闯入古堡,这个延续了700年的神秘家族也渐渐浮出水面。史书上对播州杨氏记载不过寥寥数笔,然而它却延续了700余年。横跨唐、宋、元,是盘踞一方的豪雄,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存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样一个延续了700多年的家族...
播州杨氏,是中国西南历史上的一个藩镇政权。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藩镇政权,直到明朝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氏被明朝政府所灭。 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唐朝政府废隋朝牂柯郡置播州,改原牂柯县为遵义县(治所在今遵义市绥阳县境),作为播州州治。后来属于黔中道。此后唐朝衰...
宋亡后,播州杨氏因局势已无可挽回,杨氏第十六位首领杨邦宪遂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向忽必烈上书“本族自唐至宋,世守故土,将五百年,今愿纳土内附”,携播州等地向元朝投降。降元后,忽必烈任命杨邦宪绍庆、珍州、南平等处边宣慰使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杨氏第十六位首领杨汉英升任播州宣抚司。至正二十三年(1363...
”“杨氏居播十三传至粲始大”, 由此可见播州杨氏真正兴盛乃是由杨粲开始, 此时, 播州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因此就考古发掘的南宋时期的三座墓葬来看, 无论是南宋时期的播州杨氏还是播州社会相较以前都是进步的, 发展到了兴盛繁荣阶段。考古发掘的瓦当、买地券、崇宁通宝钱币等皆可以推测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