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提出摹状词(description,或译描述语)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语言哲学中的三个难题:1.同一替换 举个...
在语言学中,摹状词是用来表达事物或现象的属性或特征的,它们通常不是名词或动词,而是形容词或副词。例如,“The car is red.”这句话中的“red”是一个摹状词,描述了汽车的颜色。同样,“He runs fast.”这句话中的“fast”也是一个摹状词,描述了他的奔跑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摹状词...
摹状词就是反映或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或对象某方面特征的语词,如北京的首都。 摹状词有限定摹状词和非限定摹状词。非限定摹状词是用来指谓一个不确定对象,例如说某个人是秃子,这个某个人不限定一个确定的对象。但是如果说《红楼梦》的作者,那么他就限定了一个确定的人。 摹状词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一阶逻辑的方式,...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摹状词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并且该对象是独一无二的。逻辑命题的主项是专名的指称物,该指称物就是该专名的意义;摹状词不是专名,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号,不代表主项。它的逻辑作用与谓词相同,仅表示某种性质。反馈 收藏 ...
摹状词理论是由伯特兰·罗素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旨在通过描述而非直接指称对象来表达意义,以解决语言哲学中的一系列难题。以下是对摹状词理论的详
摹状词是由冠词和普通名词及其限制语构成的表示某单个事物的词组。冠词有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两种,它们在汉语中分别可用“一(个)”和“那(个)”来表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汉语中的“摹状词”的是: A. 某个伟大的哲学家 B. 那个伟大的哲学家 C. 伟大的孔子 D. 那个哲学家真伟大 ...
摹状词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单位,用于描绘、刻画或限定名词或名词短语所指称对象的特征或属性。分类 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摹状词可分为性质摹状词、数量摹状词、关系摹状词等。摹状词功能及作用 功能 摹状词的主要功能是描述和限定名词或名词短语所指称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作用 摹状词在语言中发挥着...
罗素摹状词理论与罗素的知识论理论(源自亲知的知识与源自描述的知识)之间的关系; 罗素对弗雷格思想的批评(“格雷挽歌”论证-归谬)。 关于专名的描述理论的基本立场。 -- Review: 切入点:什么能够算作是propositional component。 严格把摹状词理论运用在关于日常专名的相关解释可能会导致和日常语言实践不相符的理论后果...
一、摹状词理论:摹状词,即描述性短语,通过描述对象的属性来让人们了解、意会对象。它并不直接代表一个具体的主项,而是像一个描述性质的符号,用于指向具有某些特定特征的事物。二、本体论承诺理论:本体论承诺是蒯因整体主义语义学中的一个思想,认为使用一种特定的语言或采纳一个特定的理论,就承诺下了一种特定...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分析哲学领域中的一个经典理论,旨在构建理想的人工语言,以解决日常语言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核心目的:符号化处理:对日常语言进行符号化处理,以避免诸如非存在概念导致的逻辑问题。解决非存在概念问题:金山悖论:通过改写命题,消除对非存在概念的实在性赋予,从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