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首先区分了情绪共情(emotional empathy)和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前者是是用你认为别人会用的那种视角去体验生活的能力,后者是在没有任何情绪传染的情况下,理解他人脑中想法的能力,书名的摆脱共情,是指摆脱前者,更是指用后者代替前者。情绪共情的问题,在于首先,其焦点非常狭窄;其次,共情会被一个...
书中首先区分了情绪共情(emotional empathy)和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前者是是用你认为别人会用的那种视角去体验生活的能力,后者是在没有任何情绪传染的情况下,理解他人脑中想法的能力,书名的摆脱共情,是指摆脱前者,更是指用后者代替前者。 情绪共情的问题,在于首先,其焦点非常狭窄;其次,共情会被一个人自己的...
《摆脱共情》是加拿大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所著的心理学读物。人们通常认为,共情是善良的源泉,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但是,保罗·布卢姆在本书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他认为共情可以...
1、共情的焦点是狭窄的。共情受到偏好的左右,人们总是倾向于对于自己相近相似的人共情,而听不到“遥远的哭声”;共情使人们把焦点放在了特定的个体和小群体的福祉上,而忽视了整体的效益;人类认知特点使我们更容易对新奇、不寻常的事物给予关注,对很多有价值的事物视而不见。 2、“共情正确”——人们对于共情的考虑...
本章中作者给我们讲了共情的两种类型,一种叫做情绪共情,另一种就叫做认知共情; 情绪共情,也就是对他人感受的感受,尤其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受;而认知共情指的是指的是理解他人正处于痛苦之中的状态,但自己并不亲自体验这种伤痛的感觉的能力。 然后,探讨的是共情是否是良药?
在第一章,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反对的是情绪共情,而不是认知共情。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情绪共情中,人们或多或少与对方 有相同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而认知共情中,人们只是理解对方处于何种情绪状态及其感受,而自己 并没有相同的体验 。这是感性和理性的两种表现。作者认为,每个人都...
在这一章当中,我似乎看不到共情那一部分。而只看到有关于理性的那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宣传理性。 作者提到了有关《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有关系统的观点。简单来理解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有两个系统。一个为快系统,一个为慢系统。 作者指出:情绪占据着对脑的控制地位,系统1执掌心智,而系统2不过是一个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