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师,拼音:shè lùn shī,摄论师的意思:陈、隋时期,研习、讲说南朝梁真谛所译的《摄大乘论》之佛教学者。着名的有慧恺、法泰、智敫、僧宗、昙迁等。
第二章 《摄论》与摄论师第三节 本性住种与世亲的《佛性论》中之理性佛性净种只是经过新熏而有,并非本有,这是《摄论》的主张。依此主张,转依终于是一无限历程而永不能达,亦无必然,即成佛是一无限历程而永不能达,即或有能达,亦只是偶然,而并无必然,亦无众生皆可成佛之必然。何以故?因并无成佛之超越的...
第二章 《摄论》与摄论师地论师而后,复有真谛三藏译释《摄大乘论》,此称为摄论师,或摄论宗。《摄论》是《摄大乘论》之简称。此论是无著造,是正宗唯识宗(所谓虚妄唯识)之基本论典。此论有两释,一是世亲释,一是无性释。论与世亲之释各有三译。论之三译如下:(一)后魏佛陀扇多译。(二)真谛译。(...
内容提示: 地论师、摄论师的判教学说 廖明活 「地论师」 、 「摄论师」分别是指南北朝中叶至唐朝初 年 ( 六、七世纪 ) 研习世亲的《十地经论》和无著的《摄 大乘论》的专家。(注 1)无著和世亲是印度佛教瑜伽行学派 的创始者 而地论师、摄论师阐扬其论著的教理 可说是中 国初期的瑜伽行教学传习...
体用真妄与两重唯识观——摄论师的三性思想 圣凯 内容提要:本文以摄论师的三性思想为中心,指出摄论师在继承真谛的三性思想基础上,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从而作出创造性的诠释,主要表现在以体用、真妄来诠释三性,提出两种型态的三性思想,并且有两重、三重、四门唯识观的不同等。
由北魏、梁陈至隋,逐渐形成了以“地论师”、“摄论师”、“俱舍师”、“起信论师”为主力的专门传播唯识学的佛教教团。这些“师”,志向一致,思想上一脉相承,大多具有清晰的师承关系,不过还未形成与寺院的固定联系。 本书将要叙述的地论学派、摄论学派、起信学派,分别是以《十地经论》、《摄大乘论》、...
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作为"古学"的代表,他们的理论体系深受瑜伽行派的影响,尤其是《摄大乘论》和《十地经论》的研究与传播,奠定了佛教教团的基础。这些"师"们虽思想一致,但并未形成固定于寺院的制度,他们的存在为佛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今学"的法相唯识宗,以玄奘创立的慈恩宗...
"在各摄论师的中间,原无严格的传承,故各家学说并不完全一致。举其大纲则都以《摄论》的十种胜相为依据,主要说第八阿梨耶识是妄识,为一切法之所依,但此妄识中又有一分纯净之识。这略同于真妄和合之说,而与当时地论师北道派主张相近。于八识之外,又将阿梨耶识中纯净之识立为第九阿摩罗识,即无垢识,亦...
总得来说市场上有三种类型的摄影师: 一、擅长和客户打交道,却没时间去学习专业的摄影技能。 二、摄影技能非常专业,但没时间和客户们打交道。 三、既掌握了专业技能又能做好运营工作。 以上三种类型的摄影师,你认为哪个最成功呢?显然,很多人会第一时间选择第三种,因为开展一项成功的摄影业务不仅需要摄影师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