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抗压能力不是天生的,也是做科研过程中慢慢淬炼出来的。现实中有的人能淬炼出来,而有的人就抑郁甚至结束生命。所以如果坚持搞科研,就必须有一个百毒不侵、甚至越挫越勇的内心。 如果发现自己非常不适合做科研,不适合走学术道路,就尽早放弃。降低期待拿到文凭,甚至拿不到...
68.科研者之家获得方式:http://www.home-for-researchers.com/static/index.html#/推荐理由:很好用...
所以我认为,拥有平头哥这种简单粗暴单纯气质的人最适合搞科研。想法太多,城府太深的人不适合搞科研。
关注搞科研网微信公众号 科研新闻 1.面临三重挑战 首个南大洋秋季科 2.我国自主研发机载大气探测设备打 3.新研究将时间维度引入AI 可精 4.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获 5.93岁南开退休教授陈生玺逝世, 科研小工具 影响因子 期刊查询 基金查询 解析DOI
自掏腰包搞科研就算了,工作环境还非常恶劣,换一般人早跑路了,不过桑格倒也还自得其乐,多年以后回顾这段经历,他还是觉得这是他「工作过的最美妙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桑格在这里完成了科研生涯的第一个课题——给胰岛素测序。 上...
搞科研学最吃香专业推荐 喜欢搞科研的高三同学可以选择化学类、材料类、生物科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等相关专业进行深造和研究,这些专业将为各位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研究平台,且各专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想搞科研可以学什么专业? 1.化学类
1997年,张嗣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对他40余年科研工作的最高认可。张嗣瀛一生致力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国内最先倡导稳定性、微分对策、复杂系统的对称性及相似性等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为推动我国控制理论及系统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嗣瀛在作报告。回望这些科研成果和突破,张嗣瀛说:“...
搞科研就是要创新 袁隆平(1930—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颇丰。同时,他的执着治学精神为后人所敬佩。 科研的本质是创新 在治学的道路上,要学习前人先贤、...
搞科研就像踢足球,不必人人都去踢足球,全国十几亿人,也不可能人人都去搞科研。 他是勇闯“无人区”,在介孔材料上取得“从0到1”原创性突破的探索者;他是连续多年在化学、材料两个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他也是刚领完国家科技大奖就将证书装进布袋匆匆赶往教室授课的“布袋院士”。
搞科研?还是做临床?这个以前对于临床医生地两难选择,追本溯源而言变成了一回事。“论文和专利变成治病救人的需求,整体而言就是诊断和治疗水平的创新。”宁光说。 当天,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对全国1660家三甲医院和110家医学院校(学科)的科技量值进行计算,发布了权威排行榜。 搞科研?还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