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嘉礼,又名线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乃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古老珍稀的传统戏剧剧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提线木偶是木偶戏的重要分支之一 。演员在幕后操控提线木偶进行表演,同时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文献记载,木偶戏最迟在唐末五代时期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至今传承不辍。泉州提线木偶戏保存着700余出传统剧目,其传统技艺包括由独特曲牌唱腔构成的剧种音乐“傀儡调”、操线功夫和制偶工艺。千百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与闽南地区民众的生活相伴共生,同时在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聚居地多有流传。泉州提线木偶戏正...
泉州提线木偶戏 1/0 泉州提线木偶戏 7.0 热度 4.9分 685条点评 泉州必打卡景点榜 No.6 今日09:00-21:00开放 实用攻略 福建省晋江市五店市大井口2号 达人笔记 🔥泉州3天2夜保姆级攻略|P人专属无脑游路线‼️ 马搂爱旅行 4622 因为一首歌《五店市情思》特意去了五店市 Travel_...
泉州提线木偶戏传统科仪【相公踏棚•四将开台】#弘扬戏曲文化提线木偶戏被称为“百戏之首”#提线木偶戏 “前棚嘉礼后棚戏”任何戏班在与提线木偶戏班对棚时,须让后者先动鼓,嘉礼锣鼓未响,其他戏就不能开。新戏台落成,必须先经相公爷踏棚,其他剧种方能演出;而几个剧种同时演出,提线木偶戏需在前面,而其他戏...
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福建省泉州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主要发祥地在泉州,也叫作泉州提线木偶戏。其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古时被称作“悬丝傀儡戏”,具有巫文化和“人神沟通”等性质;同时,传统的提线木偶戏剧目采用了木偶头雕刻工艺,隐含了...
提线木偶戏,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传统戏剧,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连城提线木偶戏(又名线戏),也称“傀儡戏”,清末由上杭县木偶艺人传入连城,融合了浙江、江西的提线技法,结合连城当地流传的唱腔和民间小调,经过100多年几代木偶艺人的改革创新,形成了以提线为主,杖头、布袋、皮影为辅,闽西汉剧唱腔的...
泉州提线木偶戏最早在唐代末年从中原传入,在闽南地区流行开后,经千年未曾中断的传承,积累了一整套丰富精湛的技艺与演出体系。大部分木偶的提线在16条,猴戏灵巧花哨,孙悟空的提线达到28条,最复杂的偶能有44条提线,木偶师拉着提线使它们换装、变脸,让人称绝。这个剧种有着中国传统戏曲载歌载舞的共性,无声不歌,...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线戏”、“木人戏”等。泉州及闽南语系地区,习称“傀儡戏”、“嘉礼戏”。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区流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从未间断。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
玉山提线木偶戏 1 摘 要 玉山提线木偶戏是在“社”文化活动中,因祭祀所需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仿人体活动制具”的表演艺术。它起源早,相沿长,故保留下相当数量的古剧目、旧曲牌、祭祀程式与人物造型,因而直接影响后来崛起的“梨园”表演。2010年,玉山提线木偶戏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