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提振消费能够直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提高投资效益则意味着要更加精准、高效地投入资金,避免盲目扩张和浪费,确保每一分投资都能发挥最大效用。扩大内需提出更加具体措施 2023年12月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
他指出“经济不能只有生产没有消费”,并建议从放开人为消费限制、化解地方债风险、关注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增长等方面入手来提振内需。内需不足,经济未来发展前景会打折扣 “作为研究宏观经济的,此时此刻,我与更关心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领导和专家,心情略有不同。”李稻葵在演讲开篇时说。他表示,对经济...
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立足点,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2009年以来,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有8个年份超过100%;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内需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 经济是一个循...
今年全国两会上,多项宏观政策瞄准提振内需。 “从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方位扩大内需,到今年三个报告都聚焦消费投资作出系列部署安排,扩内需被摆在经济工作更重要的位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说,“全方位”就是要求综合施策、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把各方面的内需潜力都激发...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来源。提振全民消费,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有效扩大内需,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资性收入提升。通过支持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创造多元化就业机会。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提振内需,必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是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之一,如此庞大的规模传递着一个信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展现了其国内市场的深度。”对于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国《世界报》网站报道称。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3496家展商参展,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食品饮料行业提振内需成为主线 出口贡献减弱,扩内需成为中长期主线 贸易战背景下出口贡献减弱,提振内需成为中长期主线。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约为4400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12%,但受关税影响2025年3月中国对美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骤降25%,若贸易谈判失败则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中国过去依靠出口和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和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扩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性再度明显提升。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面对外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
而国内提振内需其实是特朗普特别想看到的。 一、内需不足是怎么产生的? 假设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人们自由交易。 那么供给和需求会动态平衡,背后是那双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 也就是说,供给多了,价格就会降低,商家无利可图,就会减少供给。 同理,需求多了,价格就会上升,从而抑制需求,商家也会扩大供给,最终还是...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继续强调提振消费、注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