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口角肌起自眶下孔下方的尖牙窝,与口轮匝肌相连,附着于蜗轴,其作用是提升口角。 6、降口角肌 降口角肌是一块三角形的扁平肌肉,位置很浅,在口角下部的皮下,起自下颌骨斜线,在降下唇肌起点处与其汇合,止于口角外侧。 降口角肌在起点处较宽,肌纤维在口角的蜗轴处集中而变得...
图一 新鲜尸头标本解剖显示出降口角肌(DAO)、降下唇肌(DLI)、颈阔肌(PLT)和口角蜗轴(Mo)的紧密关系 图二 在固定尸头解剖当中,也能清晰的确认唇颏区各个肌肉的边缘轮廓,降下唇肌(DLI)确实被降口角肌(DAO)覆盖,两块肌肉在...
所属专辑: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 音频列表 1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 - 2 肌肉 11 上唇提肌 91 2020-06 2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 - 2 肌肉 12 颧小肌、口角提肌 111 2020-06 3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 - 2 肌肉 13 颧大肌、笑肌、颊肌、口角降肌
口角囊袋的调整思路 | 很多美宝面部开始老化的明显特征,就是出现了“口角囊带”,形成原因不仅是因为面部的脂肪堆积,还会涉及一个肌性解剖结构“蜗轴”。它是由颧大肌、颈阔肌、降口角肌、提口角肌和颊肌汇聚而成的一个“风扇状”结构的中心。蜗轴区域的老化向下倾斜,也会进一步加重口角囊袋。“口角囊袋”的祛除...
下颌脂肪间隔是产生口角囊袋(木偶纹)的主要原因。斜向上方的悬吊提升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此类畸形与老化表现。但是从解剖层面可以发现,此区域与唇部降肌和降口角肌关系密切,操作不当可以使悬吊线埋入相关表情肌,造成在做口部动作时出现异常运动、凹陷与震颤,而且较难在短时间内恢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的下面部埋线...
也就是我常说到的黄金力线点,每个人的肌肉走向、骨骼走向不同,面部软组织薄厚不一样,黄金力线点的选择会有所差异。而黄金力线点的意义就是在这个点上做提升,才能将提升效果最大化,尤其像鼻唇沟、口角囊袋的处理,必须找到此力线点,才能还有较好的改善。这就要求医生对于面部解剖的熟知、对骨骼走向的预判、对...
3.4 鼻周围肌 人类鼻肌包括鼻孔压缩肌、鼻孔开大肌及鼻中隔降肌[ 3 ] 。金丝猴牌肌包括鼻唇肌,它起自睑内侧韧带,止于鼻翼和上唇,相当于人类上唇方肌的内侧头相对应;鼻肌,起自鼻翼,向下外达犬齿肌起点内侧;鼻下肌,起自鼻孔下方,向下到上唇。 鼻中隔降肌,起自鼻孔下方,纤维斜向下分到上门齿肌附着点上方,...
Rubin通过大量尸体解剖的研究后认为,微笑机制的关键在于鼻唇沟的结构。 鼻唇沟由致密纤维组织构成,包括源于提上唇肌的肌纤维束以及源于鼻唇沟肌腱的横纹肌。微笑的发生过程分为以下两个阶段:⑴当源于鼻唇沟的肌腱和提上唇肌收缩时,上唇被向上向后拉向鼻唇沟。 此时,上唇遇到鼻唇沟大量颊部脂肪的阻力,表现为嘴角...
其中鼻唇颊脂肪室、颧(颊)内侧脂肪室和眶下脂肪室统称“面颊部脂肪”,是面中部的浅层脂肪;此外,在颊部还有颊内(上)浅脂肪室和颊外(下)浅脂肪室,以及紧贴附于降口角肌的下颌脂肪室。 面部浅层脂肪室大致的解剖关系是:额部有3个脂肪室,即额部正中脂肪室和两侧的额部近中间脂肪室,额部正中脂肪室向下连接鼻...
下颌脂肪间隔是产生口角囊袋(木偶纹)的主要原因。斜向上方的悬吊提升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此类畸形与老化表现。但是从解剖层面可以发现,此区域与唇部降肌和降口角肌关系密切,操作不当可以使悬吊线埋入相关表情肌,造成在做口部动作时出现异常运动、凹陷与震颤,而且较难在短时间内恢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的下面部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