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式F1×L1=F2×L2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有关。2. 在这个公式中,L1和L2代表的是力臂,即力作用线到旋转轴的垂直距离。3. F1和F2代表的是施加的力。4. 应用这个公式到掰手腕的例子中,L1是掰手腕者手肘到手的距离,即力臂。5. F1是掰手腕者的力量大小。6. 如果F1×...
掰手腕的过程中,两个人都在用力,而且这个力是沿着一条直线作用的。这就涉及到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根据杠杆原理,力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手腕离支点更近,那么他用的力就会更大。优势的转换 当一个人在掰手腕中占据了优势位置,他的手腕就会更靠近支点,这样他在用力时就能更大地发挥杠杆...
除了两只握在一起的手的力,还需要另一个上臂给予的力才能平衡,这个力是掰手腕的关键。
【分析】在扳手腕时,支点在肘关节(如图)处,动力(F1)是上臂上与前臂相连的肱二头肌收缩时产生拉(动)力实现曲臂的动作,阻力(F2)是在扳手腕时由对方施加手腕上的力。 【力臂】从支点(肘关节)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该力的力臂L。 【如图】可以看出:动力F1到支点(肘关节)的距离小...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两只手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实际观察中,两只手紧握,虽然掰手腕的过程中...
F1×L1=F2×L2,L1,L2分别为力臂F1,F2为力。转化为你和你同学来说,L1就是你的手肘到手腕长度,F1就是你的力量,你赢了说明F1×L1>F2*L2.如果你同学不服气可以让他在手肘下垫几本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