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上游犯罪多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型犯罪,但并不限于侵财型犯罪。”“对于掩饰、隐瞒破坏高速公路设施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必须依法严惩。"(第1092号案例)“帮助转移的对象特殊,反映出上游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的追诉也更为迫切,因此对...
第七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构成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犯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八条 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上游犯罪事实成立为前提。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但查证属实的,不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认定。...
对于构成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当事人,法律所给予的刑事处分如下:针对个人的犯罪行为,将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裁决,同时会根据情况附加或单独罚款;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案件,被告人应接受三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的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时也需缴纳相应的罚款。对于涉及到单位违法犯罪的情况,相关单位将会被...
实践中,大量当事人是被上游犯罪分子欺骗,即上游犯罪分子以办理银行贷款、信用卡提额等名义,骗取当事人银行卡,用于接收违法犯罪资金,掩隐罪相较于帮信罪法定刑期更高,其法定最高刑期为七年,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金额在十万以上,即可以在三年以上量刑,涉嫌两卡犯罪的嫌疑人,如果是以帮信罪被...
从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看,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规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立法解释。 1.刑法条文的前后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早在1957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城市中当前几类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指示》就提出...
【参考案例第1095号:袁某某信用卡诈骗,张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本罪名属于单一式选择性罪名,即只有犯罪对象之间存在选择关系,而掩饰与隐瞒之间不存在选择关系,可根据案件事实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
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但查证属实的,不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认定。上游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但因行为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等原因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也作出明确...
本罪是行为犯,依照刑法第312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应予追诉。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
1、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包括: (1)自然人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 (2)单位犯罪嫌疑人,单位成立的基本情况。 2、对犯罪过程的供述。包括: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 (2)犯罪所得或犯罪收益所得的名称、特征(属机动车的,包括车牌号、车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