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五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实施等作出部署。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能够通过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内生动力。安徽省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破解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梗阻,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以高质量新型城镇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
在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方面,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等积极支持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方面,聚焦打通城际交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建设一批市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要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对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进行系统创新、整体提升,着力破解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痛点堵点难点,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基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城乡融合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选择。河南县域面积广、人口多、总量大,县域...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表明,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聚集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城镇为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为城镇扩张提供根本动力,三者的耦合、协调与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城镇化从低水平、非均衡状态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演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持续扩大,城镇产...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首要的是从理念上实现先行结合。要以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城市和乡村两个区域互相依存,共生关系是二者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二者,要注重二者功能共存、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城乡的最大公约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亦被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如“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县城更像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型城镇化的上半场,解决了...
日前,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未来五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部署,旨在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后期,城镇化率增速有所放缓,但...
第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旨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城镇化之间的矛盾,以人为本既是其最终目的也是其根本手段,健全城镇化体制机制一定要适应其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革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城镇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