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与M地以下河段相比,M地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距海较近,气候海洋性特征较强,降水较多;M地以上河段流经山区,蒸发弱。(6分) (2)捷列克河上游地势陡峭,河流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开阔,河水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大量淤积而逐渐形成捷列克河三角洲。(8分) (3)赞同。理...
捷列克河河口三角洲因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放慢,沉积严重,河床水位高,河水择路而行,形成多条分叉,B正确。 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C错误。 支流汇入,流量大,不代表就宣泄不畅。D错误。 故选:B。 [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
正是这捷列克河战役一仗,跛子帖木儿奠定了他以河中地为核心,以世界的十字路口撒马尔罕为都城的庞大帝国的基业,在灭掉金帐汗国之后,又逐渐地侵食和灭亡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将成吉思汗为他的四个儿子所设的四大汗国纳入帖木儿帝国的版图。 这帖木...
在捷列克河北岸,帖木儿大军的登陆场上,此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临时营地。从马尔卡高地望去,数不清的白色帐篷一直绵延到天边;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标记着各个作战单位的位置;无数身披铠甲,头上戴着头盔、毡帽,或包着头巾的官兵不停流转于各支部队、各处阵地、各个帐篷之间,呈现出一副大敌当前积极备战的状态。而...
德军在南线踢开通往巴库的大门,进而夺取苏联高加索油田这一目标,还有最后一道障碍——这就是捷列克河。 此刻,克莱斯特集团军的装甲矛头在这条河前停顿下来,克莱斯特想再度尝试自己的运气,确实,这场战争的一个机遇似乎将胜利的前景,留给了德国国防军。 与第40装甲军军长协商后,冯·克莱斯特大将以一个熟练的横向机动,将...
捷列克河(如下图所示)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河流。捷列克河长623千米,流城面积4.32万平方千米,以M地为分界线划分为上、下游,有水电站两座,铝土资源贫乏。位于里海沿岸的捷列克河三角洲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明显,主要用作冬季放牧场42E46E捷列克里海黑200图例200等高线m42°N河流注地A山峰1)说明捷列克河上...
捷列克河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的河流。读捷列克河所在区域图,回答问题。(15分) (1)捷列克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分析其成因。 (2)试分析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说明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 [解析]第(1)题,可从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蒸发旺盛等方面分析。第(2)题,土壤盐渍化造成土壤板...
捷列克河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河流,其河口三角洲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河上建有两座水电站。下图为捷列克河流域示意图。 (1)说明捷列克河径流量主要来自M地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2)简析捷列克河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3)有人提议在捷列克河流域大力开发水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试题...
1395年,已经在中亚崭露头角的帖木儿,将主要目标对准了高加索山脉以北的金帐汗国。在经过了相对艰苦的长距离行军和追击后,逼迫金帐大汗脱脱迷失向其主动发起进攻。最终在捷列克河边的总决战中,来自中亚的强军还是笑到了最后。 恩怨情仇 蒙古列国时代 金帐汗国就与中亚的伊尔过不去 ...
捷列克河,源出大高加索山,注入里海;长623千米,流域面积4.32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30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沿河建有两座水电站,沿河主要城市有弗拉季高加索、莫兹多克等。下图为捷列克河流域示意图,图中三角洲所在的洼地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1)说明M地以上河段的流量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