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鸬鹚是属于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鸟类,又名水老鸦、鱼鹰、乌鬼、黑鱼郎等。体长720—900毫米,雌雄同型。通体黑色,有绿褐色金属光泽;喙厚重,喙基和喉囊橙黄色,脸颊及喉白色;夏羽颈及头饰具白色丝状羽,冬羽则消失,两胁具白色斑块;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普通鸬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俄罗斯、非洲西北部...
普通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被誉为捕鱼能手,其英文名为Great Cormorant,亦被称为鱼鹰或水老鸦。这种鸟类属于鲣鸟目鸬鹚科,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它们常被人类驯化,利用其捕鱼技能。在捕鱼时,人们会在其喉部系上绳索,迫使捕到的鱼吐出。普通鸬鹚在中国的保护状况良好,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
一般情况下,鸬鹚能够潜水半分钟至一分钟,捕捉猎物。此外,除了出色的视觉能力,鸬鹚还拥有敏锐的听觉,这使得它们在能见度不佳的水中也能准确辨别并追击猎物,成功捕食鱼类。不过,与其他能够潜水的鸟类相比,鸬鹚有一个独特的限制:它们缺乏尾脂腺,无法利用油脂为羽毛提供防水功能。因此,鸬鹚的羽毛防水性相对较差,...
它只不过是一只鸟,却成了捕鱼的“打工仔”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些渔民,常年以放鹰(鸬鹚)抓鱼为生。鱼鹰学名鸬鹚,眼睛是绿色的,嘴像鹰一样带钩,脖子有喉囊,能瞬间吞下一条斤多重的活鱼。本是种游走在欧亚大陆南北的候鸟,夏到西伯利亚繁衍,冬去回归线以南避暑,大小如鸳鸯,通身乌黑发亮,勾嘴长脖...
墨鸭 mò yā [osprey;fish hawk;sea eagle] 即鱼鹰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中国有5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青海湖为普通鸬鹚,全长80厘米,体重1700~2700克,全身为带有紫色金属光泽的蓝黑色。嘴厚重,眼及嘴的周围欠缺羽毛,裸露的皮肤呈黄色,裸出部份的周围有幅宽广的白带。上背、肩羽为暗赤褐色,羽缘为黑色。...
鸬鹚,也叫鱼鹰,俗称“罗罗鸟”,当地人又称之为捉鱼鸟。每年冬天繁殖后代,繁殖前的鸬鹚脸是红色的,经过交配后约一个星期,它们的脸转为黄色,然后下蛋。鸬鹚蛋与鸭蛋大小及颜色相似,一只鸬鹚一次下蛋约15个左右,少的也有3、4个。此时的鸬鹚性格凶残。桥港村渔民采用母鸡孵小鸬鹚,孵小鸬鹚的时间一般为26天,...
11月23日,市民朱红燕踏上东湖绿道观鸟,她已经连续三年在东湖边守望候鸟归来。“周末的东湖景区人头攒动,还是观察到了41种野生鸟类,在没有游船干扰的湖面,我们看到了400多只普通鸬鹚集体捕鱼的壮观场面,好不热闹。”据朱红燕观测,今年冬候鸟还没有完全抵达东湖,按照目前情况看,候鸟归来的种类与去年持平,预计...
鸬鹚,亦被称为鱼鹰或捉鱼鸟,属于鹳形目鸬鹚科鸬鹚属,体长介于72至90厘米,体重约2公斤。它们浑身黑色,羽毛闪耀着绿褐色金属般的光泽,是捕鱼领域的佼佼者。鸬鹚,这一独特的水生鸟类,不仅拥有高超的飞行能力,更在水下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潜水技艺。它们能轻松潜入19米深的水域,并能在水下憋气长达70秒,...
鸬鹚因为缺少尾脂腺 不能利用油脂为羽毛提供防水功能 所以鸬鹚的羽毛很容易被水浸湿 于是它们经常张开双翼 以一种“两臂侧平举”的姿势站在水畔 以便晾干它们完全湿透的羽毛 深山逸夫 摄▲ 高山流水 摄 ▲ 习性 鸬鹚善于潜水 能在水中以具有锋利弯钩的嘴捕鱼 绝对称得上是捕鱼达人 鸬鹚在水下追击鱼类的时候 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