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有关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没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没有癌症(除原发性脑肿瘤)者,一般都适合捐献器官。我国目前的捐献途径主要有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和亲属活体捐献两种,非亲属间的活体捐献在我国是被禁止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分为三类:(1)脑死亡...
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捐献,是指自愿、无偿提供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或者小肠等人体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用于移植的活动。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活动。第三条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国家建立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
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捐献,是指自愿、无偿提供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或者小肠等人体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用于移植的活动。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活动。第三条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国家建立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
器官捐献是当一个人死亡后,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给国家人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用于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够延续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 (数据来源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 2 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 ...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器官中心”) 是2012年7月6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设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批复》批准成立,2013年1月正式组建开展工作,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直属的中央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负责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公平分配、救助激励、缅怀...
器官捐献,是生命的延续、希望的延伸、爱的传递。 器官捐献,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道的坚守、对社会的贡献。 器官捐献,是无私的奉献、珍贵的传承、无声的呼唤。 01什么是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当一个人不幸去世时,根据本人或者其家属的意愿,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给终末期器官功能损害需要器官...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2007年,我国首部器官移植相关的统一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规定移植器官必须来自自愿和无偿捐献,并符合伦理学的原则。至此,中国器官移植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如今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是指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 以下简称OPO)获取人体捐献器官后,为缩短器官运输时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的快速、有序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措施。2016年5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红十字会总会6日联合印发《关于...
为进一步加强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建设,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于2023年11月陆续在黑龙江哈尔滨、山东临沂、湖北武汉三地举办了第37、38、39期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4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