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出自现代作家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 原文及作者介绍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句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句子,出自现代作家卞毓方的散文《文天祥千秋祭》。卞毓方,作为当代知名作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笔触,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
此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出处,乃现代作家卞毓方之佳作《文天祥千秋祭》。此句寓意深远,用以形容在危机四伏之际,有人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在《文天祥千秋祭》中,卞毓方以此句高度赞扬了文天祥忠贞爱国、坚毅不屈的崇高品质。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出处是《文天祥千秋祭》,作者卞毓芳。意思是指在失败时力挽狂澜,在大厦即将倒塌时扶起。比喻挽救事物于及其危险的处境。在《文天祥千秋祭》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对于文天祥人格的高度肯定以及精神的敬佩。 在当代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拯救人民于水火,救群众于为难之间...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早的出处,是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告文宣王祝文》里的“回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 告文宣王祝文 嗟嗟元王,三代之英。言不钧用于一君,而为无穷之遗教;身不宠利于一时,而有不朽之余荣。嗟嗟元王,以道而鸣。肆笔成书,吐辞为经。炳然不渝,言若丹青;久而愈盈,声...
挽狂澜于既到,扶大厦之将倾:最早出处是《文天祥千秋祭》,作者是卞毓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1、《文天祥千秋祭》运用想象,分别描写了文天祥被俘、拒降和创作《正气歌》的情节。文天祥(原名:云孙,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道号浮休...
力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出处是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 《文天祥千秋祭》是当代著名作家卞毓方的代表之作,作者在文章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给予了文天祥的人格以高度肯定。 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什么意思? 意思是能够在巨大而汹涌的波浪快要倾泻时挽住,在大厦即将倾倒时扶住。
进入近现代,这一说法的使用更趋成熟和广泛。如1947年6月27日的《人民日报》中便采用了“挽狂澜于既倒”的表述;而“扶大厦之将倾”则在《兴中会宣言》中得到了体现。不过,需注意的是,在民国之前的文献中,尚未发现与当前完全一致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一表述,其最终定型应是近代...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出处是:《文天祥千秋祭》,作者是卞毓芳。作者于文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通过对史实的运用和丰富的想象力,给予了文天祥的人格以高度肯定。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名臣,他忠贞报国、誓死不屈的精神成为后世之榜样。几百年来,...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一成语源自当代作家卞毓方的代表作《文天祥千秋祭》。这句名言寓意着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拯救即将崩溃的事物。文章通过《文天祥千秋祭》中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文天祥作为南宋末期的爱国英雄,他的形象被赋予了极大的崇高和期待。尽管他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朝廷危机...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出处是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意思是在巨大而汹涌的波浪即将咆哮时挽住,在高楼即将倾斜倒下时扶住。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 《文天祥千秋祭》运用想象,分别描写了文天祥...全文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这句诗出自哪里? 2个回答2023-06-28 21:40 ”挽狂澜于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