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斗争经验不足,高志远的冀东抗日武装遭到日伪军的反攻,几次反围剿下来,高志远损兵折将,高志远只能带队3000余人来到山区进行抗战。八路军总部得知情况后,决定建立冀热察挺进军,挺进军由高志远的冀东武装和宋时轮、邓华两人共计6000人的八路军第四纵队组成,他们三人分别担任挺进军的三者支队长。军委会五人,...
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相信任,也成为冀热察挺进军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部队中还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将士,他就是高志远。他们联合指挥了许多战役,在平西战场上打击了日寇,高志远在该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冀热察挺进军曾经在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战果,但是这支成立不久的部队后来却因为高志远的离...
高志远率领不到2000人的队伍,来到山区继续坚持抗日斗争。1939年2月上旬,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精神,冀热察挺进军正式组建,由宋时轮和邓华的第4纵队和冀东抗日武装组成。成立初期,全军约有9000人和7000支长短枪。挺进军共有3个支队,分别由邓华、宋时轮、高志远担任支队司令。其中,邓华支队改编的挺进军11支队2000余...
1939年,由于我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抗战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了扩大胜利成果,决定组建冀热察挺进军,箫克担任司令员、陈漫远担任政委、同时将邓华支队、宋时轮支队、高志远支队调动配到挺进军由箫克统一指挥,希望能打出不错的局面。然而,想象是美好,现实十分残酷,冀热察挺进军没有获得想要的战果,反而还将战将高志...
这个过程和理由都挺奇怪的。在萧克准备处决高志远时,邓华和宋时轮都提出反对意见,二人曾跟高志远并肩作战,不相信他是那种会投降日寇的人。就算他真的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送回延安学习。只不过当时萧克才是负责人,高志远最终遭遇不幸。事后邓华和宋时轮非常不满,没多久就都离开了冀热察挺进军。前面说过,冀热察...
如果真能实现这个目标,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萧克最低也是大将起步。但可惜的是挺进军成立后不久,邓华和宋时轮就都离开了萧克,这是为何呢?主要原因是和冀热察抗联支队支队长高志远的被处决有关。高志远是冀东滦县马城镇人,出生于1907年,由于家境还可以,他从小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国军长城抗战失败后,冀东被定...
在冀热察挺进军中,有了宋时轮和邓华的加入,让萧克的工作轻松了许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将才是不得不说的,他就是高志远。高志远当时也是在八路军中取得过不少战绩的一位将才,于是他在与宋时轮和邓华等人工作后,很快成为了亲密的战友。后来在平西战场上打开了局面后,他们还联合指挥了不少战役,狠狠打击了日寇,...
从萧克的描述中不难看出,高志远之所以被处决,原因主要有这几点,一是对平西八路军的领导人“心怀不满”,想脱离挺进军;二是当时他正和“日本人秘密谈判”;三是他和准备出山组织伪军的吴佩孚联络,阴谋“叛变投敌”。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么高志远被处决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但萧克给出的这几点原因都值得商榷。萧...
7、冀东抗联一部司令员高志远:1907年生于河北滦县,是撤退到平西唯一的一支抗联队伍,当时仅存1000余人,1939年4月以“通敌罪”被枪决(当时的挺进军军政委员会由五人组成,分别是萧克、马辉之、邓华、宋时轮、伍晋南)。一直没有平反,其后人和宋时轮将军、邓华将军后人及当地村民为其立碑以示纪念。8、冀东抗联一部...
当时,冀热察挺进军下辖冀热察抗联支队、邓支队和宋支队,这三个支队的领导者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可惜一位被处决,另外两位则相继离开。冀热察抗联支队的领导者是高志远,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高志远出身大户人家,面对日本的入侵,曾变卖家财,联络各乡绅筹款子支援“长城抗战”,后组建自卫民团,走上了武装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