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口问》:“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黄帝问:“人不停地发抖、打寒战是什么原因?”岐伯说:“是因为外来的寒气侵袭停留在皮肤之间,人的阳气不足,所以会出现打寒战,起鸡皮疙瘩,治疗应当补各个阳经。”寒气侵袭皮的时候,人只会恶寒,对...
原文:黄帝问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灵枢·口问》 解读:人为什么会发冷颤抖呢?是因为外界的寒气侵犯人体肌肤,导致阴气盛而阳气衰,此时应该设法振奋补足阳气,才可驱邪外出。 【黄遂和】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学术擅长 ...
49 脉解篇(3)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故头痛鼻鼽腹肿也49 脉解篇(3)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2024-11-03 18:39:2205:26 50 所属专辑:黄帝内经素问 分段朗读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静坐常思己过123 类经 2024-11回复赞音频列表 ...
曰∶人之唏者何?曰∶此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阳气终,故为唏者。阴盛阳绝,故补足太阳,泻足少阴。曰∶人之振寒者何?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曰∶人之噫者何?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云补眉本)。曰∶人之嚏...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中医 ...
“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出自 A. 《伤寒论》 B. 《丹溪心法》 C. 《诸病源候论》 D. 《素问·骨空论》 E. 《仁斋直指方》 反馈 收藏 有用 解析 免费查看答案及解析 本题试卷 中医内科知识模拟试题 6210人在本试卷校对答案 8 30页 每天0.1元解锁完整试卷 最...
《针灸大成》:主膝痛不可屈伸,伤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郁郁,热甚不已,头风振寒,项强不可俯仰,痎疟,头旋,劳气咳嗽,身热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筋挛癫疾,身蜷急大。东垣曰:五脏气乱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黄帝内经·素问》:大杼、膺俞、缺盆、背椎,此八者...
感冒的症状早在《素问·骨定论篇》中就有“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的论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论述,太阳病是由于腠理不固,风寒之邪侵袭经脉,营卫失调和,出现太阳表证,而症见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或恶风,身痛腰脊痛,干呕,或伴鼻鸣,脉缓或紧等症状...
题干引文的关键句“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出自《素问·骨空论》(选项中“空骨论”为笔误,应为“骨空论”),属《黄帝内经》篇章。其他选项分析如下: A.《丹溪心法》:金元朱震亨著作,注重滋阴降火,无此引文。 C.《仁斋直指方》:宋代杨士瀛方书,主述方剂应用,与病因...
“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出自,《素问·骨空论》,《丹溪心法》,《仁斋直指方》,《伤寒论》,《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