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持盾武士彩绘陶俑是我们于2011年从民间征集来的。”2024年1月23日,在许昌博物馆,该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对记者说。陈文利介绍,持盾武士彩绘陶俑底座长10.6厘米,宽10.3厘米,高39.5厘米,为北魏时期的文物。 记者看到,这件持盾武士彩绘陶俑头戴...
【持盾武士俑】西魏,高18厘米,2009年10月西安市长安区凤栖原高望堆村出土。 武士头戴平顶兜鍪,两翼下斜,护耳长垂;身着明光铠,胸前带有左右两个近椭圆形的圆护,肩披膊,腰束革带;下穿大口缚袴(所谓缚袴,就是在袴腿的膝下用带束扎系紧,便于行动),脚穿靴。两腿叉开,立于地上。左手持盾护于胸前,盾呈长方...
意外博物丨河南博物院文创-墩墩盾。✨灵感来源—绘彩持盾武士俑; ✨持盾武士俑通常呈现站立姿势,身体笔直,一手按盾,一手握拳或持有武器,展现出威武的姿态 。墩墩盾的设计保留了这种站立持盾的基本形态,以一种较为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武士俑的大致轮廓,给人一种守护和威严的感觉; ...
绘彩持盾武士俑是北齐时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馆。出土环境 绘彩持盾武士俑1971年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文物特征 绘彩持盾武士俑高53厘米。此俑头带盔,身穿甲,腰系带,下着缚裤,足蹬靴。左手持虎首盾牌,右手下垂作握手状,面带微笑站立于马蹄形板座上。甲服绘有朱彩及黑彩鳞片。形神兼备,制作...
彩绘胡人持盾武士俑是西魏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特征 高35.5厘米 武士高鼻阔口,头戴兜鍪,护耳披及肩部,穿裲档铠,下着裤,穿长靴。右手下垂,似握兵器。左手曲臂握持盾牌。张嘴怒吼,两腿岔开站立,威风八面。俑体表面施白粉底,周身和盾牌均涂红彩。出土环境 2002年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 ...
守门按盾武士陶俑 隋(581 - 618) 彩绘持盾武士俑 北齐 河南博物院 内侍俑 南唐 南京博物院 五代南唐的持盾俑应该只是普通的镇墓俑。失去了代表性。 持盾俑从西汉到唐末,经历了从普通随葬俑到镇墓俑再到随葬俑的轮回。 如果他有人的意识,估计也会感叹世事无常吧。
【彩绘持盾武士俑】西魏元钦元年(公元552年),高13厘米,1997年8月西安市蓝田县洩湖镇营坡砖瓦厂舒史军墓出土。 俑皆为国字形脸庞,高鼻深目,应为少数民族的形象。头戴兜鍪,两侧的护耳长及肩部。身披明光铠,...
【持盾武士俑】西魏,高36.5厘米,宽19厘米,西安市征集。武士双目圆凸,高鼻,阔口,咬牙切齿,一副凶猛之相,应属少数民族。头戴盔、两侧护耳及肩。身穿裲裆甲,戴护肩,下着裤、打吊腿(绑腿),脚穿靴。左手屈臂持盾护于体前,盾正中起一脊棱;右手下垂握拳中空,原持兵器。两腿叉开,站立于地上,威风...
彩绘持盾胡人武士俑为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高25.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俑为胡人形象,高鼻,头戴兜鍪,身披裲裆铠,肩有披膊,左手持盾举于胸前,右臂半握似持兵器。南北朝最常见的铠甲为裲裆甲,这种甲分为前后两大片,用于保护前胸和后背,质地主要有皮、藤、铜、铁等。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