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第一是持守戒律,防非止恶,无戒则无以生定。第二是修习禅定,六根虽涉境,但心不随转,无定则无以生慧。所以第三是增长智慧,去除疑惑,以证悟空性。三者次第相生,是入道的关键,而六度中的第二度就是持守戒律。持戒分为三种:禁止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一、禁止恶行戒...
”为了可以持守戒律,这些和尚不能伸直捆绑已久的的身子,也不能挪动如今位置,因为只要挪动就会弄断青草。 这时,老和尚接着又说道:“我们修行的过程,就跟现在是一样的状态,即便是遇到了困难和恐怖,我们依然要忍耐,甚至我们要以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无上佛法。就算我们现在能够起身,也是无处可去,只有坚守住戒律。”年轻...
理由三:有人说,戒律规定的内容太约束人了,不让喝酒,不让撒谎,我上班、做生意总得应酬啊,难免有时候言不由衷啊,约束太多怎么办啊?这个顾虑呢,其实是对戒律的误解,这是把戒律当成锁链和镣铐了。那戒律其实是什么呢?这么说吧,我们每个人开始学佛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参军成了一个士兵,我们的敌人就是无...
持戒的重要性与挑战 尽管五戒的内容与意义广为人知,但全然遵循仍需一番努力。然而,正如道教所追求的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等理想并非易事一样,正是我们的修持能超越常人,其最终果报也超乎寻常。戒律虽然不易遵守,但持守能带来超凡果报,违反则招致畏惧与惩罚。持戒,这一修行中的关键环节,妙不可言。让我们一同...
佛告诉阿难:那种无论有风无风,香气都能传遍十方的,是世间如果有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持守佛陀的清净戒律,奉行各种善法,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银、不妄语以及不饮酒。这些男居士、女居士,他们所拥有的这种戒香能传遍十方,十方的众生都会称赞,并且会说:在某个城中,有这样的男女居士,持守佛陀的...
对于宗教界人士而言,遵守国家的法律是爱国的基本要求,也是爱国的具体体现,持守戒律是爱教的基本要求,也是爱教的具体体现,爱国必须守法,爱教必须守戒,爱国守法、爱教守戒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对于贤正的藏传佛教界人士来说,爱国亦必爱教,爱教更须爱国。爱国爱教,主次分明,不可分割,更不能对立。
金刚乘十四根本戒,是印度圣者马鸣菩萨口述,经后人记录流传下来。如果发誓要守十四根本戒,但没有如实去做而破戒,会使业力增长而堕入金刚地狱,以此称为“堕戒”。 金刚乘十四根本戒如下: 1.不批评毁谤上师。 2.不违犯世尊教法。 3.金刚师兄弟间不起纷争,不挑拔是非。
另外,每逢新年,普寿寺都要举行一个比丘尼诵戒的法事活动。相对于比丘僧的男众要持守250条戒律,比丘尼要守的戒律,更是多达348条之多。整整比比丘僧众,多出近百条的98条戒规。可见,比丘尼在佛法修行一途,势必要更加地艰难一些。“诵戒”,即,每次由一位比丘尼当众背诵348条的戒律。并且,在诵戒时,在...
胡雪峰:持守戒律与遵守法规的关系 (作者系北京雍和宫住持。本文是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佛学论坛上的发言) “众山须弥最,众流海为最,众经亿百千,戒为第一最。”修学佛法必须从受戒入手,从持戒做起,一切学处,戒为基础。戒律是佛法生存的基础,“以戒为师”,“无戒无师”。真正的佛...
普寿寺以戒律严谨著称,尼姑要持守348条戒律,像吃饭、上厕所等 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有一些比丘尼的道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尼姑庵。但是,它们大多数都不被外界所熟悉。而五台山的普寿寺,作为我们国内最大规模的比丘尼道场,以严谨戒律、管教有致而著称于丛林之中。当年,著名的歌手李娜就是在那儿剃度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