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汉语_拾遗补阙: 遗:遗漏。阙:通“缺”,缺点和过失。原指大臣对君主指陈过失,补救朝政。现指弥补遗漏和过失。也作“补阙拾遗”。
拾遗补阙 shí yí bǔ quē 成语解释: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拾遗补阙 拼音shí yí bǔ quē简拼sybq 近义词补阙拾遗反义词 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
词语解释拾遗补阙 拾遗补阙的拼音shí yí bǔ quē 拾遗补阙的注音ㄕˊ 一ˊ ㄅㄨˇㄑㄩㄝ 拾遗补阙的繁体拾遺補闕 拾遗补阙的拾什么意思:拾字含义为捡,从地上拿起:拾草 ,拾粪 ,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 ,拾取 ,俯拾皆是 ,拾人牙慧的意思。拾的意思 ...
补阙拾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ǔ quē shí yí, 意思是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用法 作谓语、宾语;解释 官名。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补阙、拾遗,分左右,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合称“遗补”。补阙位从七品上,拾遗位从八品上。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
拾遗补阙 联合式 中性 四字 古代 常用 拼音shí yí bǔ quē 注音ㄕˊ 一ˊ ㄅㄨˇㄑㄩㄝ 解释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拾遗补阙字义分解 折叠 拾遗补阙 拾 读音(shí,shè), 手部,共9画 ㈠拾[ shí ] ①.捡,从地上拿起。如: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②.收,敛,整理。如:收拾。拾掇。 ③.“十”的大写。
」 分字解释 shi,she拾yi遗bu补que,que阙 展开阅读全文 ∨ 造句 从外国金融势力与这次股票风潮的关系的角度继续进行尝试性探讨,具有拾遗补阙的意义。 ※ "拾遗补阙"的意思含义、拾遗补阙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词语组词 拾字组词 遗字组词 补字组词 阙字组词...
成语英文:make good omissions and deficiencies 成语解释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出处& 用法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补充别人所遗漏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