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礼记·中庸》。 原文及出处介绍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中的《中庸》篇。作为国学经典中的一句名言,它不仅体现了儒家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真诚、善良与坚持...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 孟子 子问得好,“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真正能够做到诚信的人,是那些选定善的目标后坚定不移地去实行的人。这里强调了诚信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践,并且持之以恒。
“择善固执而执之”的意思是认定选择的目标,决不放弃,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择:选择;善:好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固:坚持;执:执行、行动。出自《礼记·中庸》,原文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真诚的人,就是指认定目标不放弃,坚持不懈的人。
【题目】择善固执“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③,道前定则不穷③。”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于是,“择善固执”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固执”的意思,以为那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同时又以为“择善”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事实上,“...
“择善而固执之”意思是选择美好、正确的目标或者事情,执着去追求,坚持不懈。这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气。【出处】汉戴圣《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A.诚恳之人,选择善地而居住,绝不固执己见地住在混杂的环境里B.谁能够做到诚实谁就是选择了善途,谁就要放下执着,不再迷
中庸择要:“择善而固执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
“择善而固执之”这句话意味着选择美好、正确的目标或事情,并执着地去追求,坚持不懈。这不仅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更是真知睿智的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种种选择和诱惑,能够坚守内心的信念和原则,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种“固执”并非...
【题目】翻译一段古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之者也。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