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虚拟环境论”。传播媒介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1922年美国学者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媒介创造了一个人们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拟态环境”,让人们感知外部环境,展开行动。就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的关系而言,人们的直接经验十分有限,若想了解和把握直接经验之外的外部世界,需要经过媒介构建的“...
美国政论家李普曼曾提出“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现实密切相关: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媒体经选择、加工后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三是人们意识中形成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媒体提供的“象征...
简述拟态环境理论。 正确答案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非对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新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窄化的趋向,而拟态环境也在越来越多地成为真实环境的一部分,引发了关于“真实”的隐忧。“拟态环境”这一理论也...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 (1)提出“拟态环境与刻板印象” 【定义】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
1.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拟态环境理论(Pseudo-Environment Theory)来解释。拟态环境理论由美国新闻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 1922 年提出。- 李普曼认为普通人并不能直接接触到真实的世界,而是通过媒体的过滤和选择形成了一个“拟态环境”,即一个经由媒体加工和重构的现实。2. 这个拟态环境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
北宋政府对蜀地"甲午复乱"的认识,是典型的通过对信息的有意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给自己构筑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拟态环境"。 宋代的信息传播相对比较发达,当时的人们的行为,普遍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
拟态环境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家李普曼在1922年所发表的《舆论学》一书中提出的。 简单来说,“拟态环境”就是大众传媒制造出来的信息环境,它的提出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由于传播媒介在对现实世界的事实、信息报道时并...
①拟态环境理论由美国新闻工作者、政治学家沃尔特·李普曼提出。李普曼曾主持专栏《Today And Tomorrow》,做过十二任总统顾问。在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中,他提出“头脑中的身外世界”以及“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重要概念,开创了早期议程设置思想。②拟态环境: 1)大众传播构成的环境并非现实环境的“镜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