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仅仅擅长写严谨的七律,而且时长反其道而行,大作拗体七律,也就是在诗句中故意不依平仄格律规则,比如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用了平声字。这样的诗句就叫"拗句",如果诗中大部分诗句都用拗句,就叫做拗体,又称吴体。而杜甫的这首《愁》通篇句句用拗句,是一首经典的拗体七...
其往华州途中之《望岳》,则为这时期拗体七律的突出诗篇,诗云:“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列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诗题为望岳,实写华山的形象,并想象到有关的仙家故事。诗分为两段,上四句写望山而发出奇想,下四句写山...
杜甫七言绝句拗体甚多,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一、五、六、七几首,全是拗体。 杜甫是七律的第一大家,他留下了一百五十一首七律,超过前人七律创作数量总和(如沈佺期十六首,宋之问四首,王维二十首,高适七首,岑参十一首,李白八首,孟浩然四首,王昌龄二首,李颀六首,崔颢三首,祖咏一首等。)。他打破了七律固定...
[转载]读杜甫拗体七律 原⽂地址:读杜甫拗体七律作者:梁源修的博客 读杜甫拗体七律 梁源修 (⼀)《崔⽒东⼭草堂》(外⼀⾸)爱汝⽟⼭草堂静,⾼秋爽⽓相鲜新。有时⾃发钟磬响,落⽇更见渔樵⼈。盘剥⽩鸦⾕⼝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崔⽒】...
杜甫的《立春》是一首拗体七律,其平仄格式较为特殊. 具体如下: - 首联“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平仄为“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颔联“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平仄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颈联“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平仄为“平仄平平平仄仄,...
而拗体七律之作,则仅有《题省中壁》诗云:“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藉,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诗上半写谏省院中之景,下半抒一己惋叹之情。首联首句拗起,二句“常阴阴”三平落脚,也为拗句。颔联二句拗,“白日静...
所谓“拗字,近吴体”,指前二首有不少拗句和失黏的现象,属于拗体七律,接近吴体。其他诗人平仄严格,但是作品反而不如张耒水平高。三峡那里,冬季可以看到早春的景色,可见不仅岭南地区如此。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七律一首,《冬日小鱼山观潮》 尚思双燕绕回澜,旋见群鸥集碧湾。松柏飕飂迎客少,栈桥寂寞对舟闲。观潮...
七律要讲究平仄对偶,有严格的限制,怎么能在限制中找到一个自由表现的可能呢,杜甫做到了:他有时用直接的叙述来写,你从外表上简直看不出那是律诗;有时用一些重要的对像来做对偶,也写得很好;杜甫晚年写了许多拗体七律,“拗"是拗折、不顺利的意思,他不按照死板的形式上的格律写,而是把中间的...
所属专辑:漫颂杜诗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题省中院壁》 唐 杜甫(作于乾元元年,甫任拾遗时)yè yuán zhú pí wú shí xún,dòng mén duì liù cháng yīn yīn。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luò huā yóu sī bái rì jìng,míng jiū rǔ yàn qīng chūn shēn。落花游丝白日静, 鸣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