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 一日:1.有一天。2.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3.一天,一昼夜。 成仁:成仁chéngrén原指成就仁德,现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
出自唐朝吴融《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余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出自唐代吴融的《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馀。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出自唐诗人吴融的《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晓岫近排吟阁冷,夜
源于庞参和任棠的故事,后人凝炼出“拔薤诛茅”和“置水之情”两个成语典故。唐朝诗人吴融在诗中写道:“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南朝萧梁诗人沈约在碑文中写到:“扇以廉风,孚以诚德,尽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伋待期之信”,说的就是“置水之情”的故事。由此可见,庞参的清廉德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
拔薤诛茅 拔薤诛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á xiè zhū máo。薤:蕌头。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鳞茎可制酱菜。茅:茅草。诛:除掉。比喻剪除强暴,为官刚直。唐·吴融《和冯使君题所居》诗:“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