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规范操作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包括拔罐前的准备、罐体的选择、拔罐部位术前消毒和具体操作。 1.拔罐前的准备 首先,与患者充分沟通,确定拔罐的体位。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如酒精棉球、镊子、打火机等。 2.罐体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罐体材质。常见的有竹罐和玻璃罐,其中玻璃罐使用较为广泛。
拔罐的规范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这几个流程,分别为准备工作、放置罐子、留罐、取罐等。 1、准备工作 拔罐前首先要清洁皮肤,确保拔罐部位的卫生。随后应选择合适的拔罐工具,如玻璃罐、塑料罐、竹罐等,然后再对罐体进行加热。 2、放置罐子 随后将加热好的罐子放置在预定的皮肤部位,可以是背部、肩部、颈部等。罐子应紧贴皮...
例如,皮肤破损、感染、高热、抽搐、癌症等患者不宜进行拔罐。 2.选择合适的罐子: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拔罐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罐子。罐子的材质通常为玻璃或陶瓷,要确保罐子完整无损,无裂缝。 3.准备操作:医生需要将罐子洗净并消毒,然后在拔罐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如凡士林或精油,以减少皮肤摩擦。 4.拔罐方法:将罐子吸...
一、拔罐前的准备 1.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及体位要求。 2. 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酒精棉球、镊子、打火机等,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罐体的选择 1.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罐子材质,可选择竹罐、玻璃罐等,其中玻璃罐使用较多。 2. 罐体的大小需要根据拔罐部位决定,选取合适的罐体可增加拔罐效果。 三、...
五、操作程序 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 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 5、 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6、 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
1、拔罐( 一 ) 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 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以确定是否是适应证,有无禁忌证,根据病情 拟定治疗方案; 检查所需药品、 器材、罐具是否齐全, 同时进行消毒, 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 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 争取病人 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2选择体位拔罐体位正确与否, 直接...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薄薄涂上凡士林油膏。 (2)用血管钳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左手持罐,罐口向下,右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血管钳,迅速伸入罐内绕一圈,立即抽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10~15分钟。 (5)起罐时,左手按住罐口皮肤,...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 床单位。 9.常用拔罐手法: (1)闪罐: 以闪火法或抽气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拔起,反复 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发热的拔罐方法,以皮肤潮红、充 血或瘀血为度。适用于感冒、皮肤麻木、面部病症、中风后 遗症或虚弱病症。 (2)走罐: 又称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
拔罐操作规范一。定义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一)。拔罐前准备 1、术前准备:根据病症、操作部位的不同科选择不同的罐具,罐体应完整无碎裂,罐口内外应光滑无...
拔罐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拔罐法操作规程 一、简介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已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火罐是指通过燃烧罐内空气的方法用来拔罐的器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