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后的拓跋鲜卑遭遇“开门黑”,受到西部鲜卑的攻击,“国民离散”。所谓“国民离散”,主要是指,拓跋诘汾去世后,长子秃发匹孤与嫡子拓跋力微不合。秃发匹孤带领秃发部从拓跋鲜卑中脱离出去,向西迁徙,活动于甘肃青海地区。后来建立南凉。剩下的拓跋鲜卑,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只好依附于窦宾(治所在包头西北)...
小结拓跋鲜卑的三次南迁: 一、东汉初年,拓跋推寅从嘎仙洞南迁到呼伦湖一带。 二、公元213年,东汉末年,拓跋诘汾即位,南迁到匈奴故地,具体位置在乌兰察布到包头一带。 三、公元258年,曹魏时代,拓跋力微从乌兰察布南迁到和林格尔盛乐城。 来自:万物史话>《待分类》...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材料二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
材料一 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
6 小结拓跋鲜卑的三次南迁: 一、东汉初年,拓跋推寅从嘎仙洞南迁到呼伦湖一带。 二、公元213年,东汉末年,拓跋诘汾即位,南迁到匈奴故地,具体位置在乌兰察布到包头一带。 三、公元258年,曹魏时代,拓跋力微从乌兰察布南迁到和林格尔盛乐城。